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策略的实践探索
【6h】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策略的实践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引言

1.2论文选题及意义

1.3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3.1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2论文的主要内容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

2.1.1关于评价

2.1.2关于教育评价

2.1.3关于教师评价

2.1.4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

2 2教师评价的研究现状

2.2.1我国教师评价实践发展的历程

2.2.2我国教师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

3教师评价的现实困惑

3.1传统教师评价带来了学校管理的繁杂

3.1.1教师评价的管理价值

3.1.2管理化倾向招致学校管理的繁杂

3.2传统教师评价带来教师发展观念的异位

3.2.1忽略了教师发展的持续性

3.2.2模糊了教师发展的个性化

3.3传统教育评价带来教育教学行为的扭曲

3.3.1教师行为目标的功利性

3.3.2教师行为方式的世俗化

3.3.3教师行为逃脱不了形式化

3.4传统教师评价带来教师人际关系的变味

3.4.1人际关系陷入数字的冰冷

3.4.2师生关系遭遇分数的责难

3.4.3同事关系受到竞争的夹磨

3.4.4领导关系遭到考评的异化

3.5传统教师评价带来教师心理健康的压迫

4教师评价变革实践的必然

4.1背景学校的概况

4.2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

4.3新课程改革的外在要求

5教师评价的变革实践探索

5.1课堂教学评价

5.1.1两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对峙

5.1.2“以学评教”的价值理念

5.1.3“以学评教”的价值标准

5.1.4“以学评教”的价值导向

5.2学生评教

5.2.1学生评教的辩护与批判

5.2.2学生如何评价老师

5.3同行评价

5.3.1同行评价的优势

5.3.2传统同行评价的审视

5.3.3同行评价的积极尝试

5.4教师自评

5.4.1教师自评受到重视

5.4.2教师自评方式的实践之路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教师评价问题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应该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巨变,教育应该如何顺应社会的变化,培育社会需要的人才资源?这些问题引发了整个社会对教育教学效益的审视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教育评价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问题,受到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也激起了众多教育科学工作者对教育评价探究的兴趣,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教师评价文献资料,通过对我国教师评价实践发展的历程的剖析,总结了我国目前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方法以及教师评价的价值反思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教师评价直接关联者的访谈与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重新审视了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总结和归纳了现行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所带来的管理繁杂、教师行为扭曲、人际关系变味、教师发展观念异位以及教师心理负担等负面效益。 在理论结合实际方面,本文以一所普通中学实践“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变革过程为依托,从微观的角度探寻了适应于“新课程改革”这一时代背景的教师评价策略。包括: (1)在教师评价价值导向上,“以学评教”: (2)在教师评价主体上,实现学生主体、同行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多元化; (3)在教师评价方式上,尝试了“活动式”评价、“互扶团”评价、“反思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式。 理论与实践表明:教师评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标,以教师的发展为目标来制定教师评价策略,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探索评价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点,寻求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支点,以此丰富了教师评价策略的实践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