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
【6h】

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论题的缘起与目的

(一)论题的缘起

(二)论题的目的

二、国内外美育研究及中国美育现状

(一)国内美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美育研究现状

(三)国内美育实践现状(不足方面)

(四)当代教育学研究成果对美育研究的启示

三、论题研究的视域

(一)美育

(二)审美价值观

(三)建构

(四)对话与交往

(五)机制

第一章 机制核心: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和交往

第一节审美价值主客体的统一

一、审美价值是种关系范畴

二、审美价值主客体统一

三、审美价值在实践中产生

第二节审美价值主客体的对话

一、审美价值的主体性

二、审美价值的主客体对话

第三节审美活动主体间性的交流

一、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

二、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交流

第四节 对话和交往中建构审美价值观

一、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二、美育在对话和交往中建构审美价值观

第二章机制特征: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的对话和交往

第一节平等性和依赖性

一、平等性和依赖性

二、和谐互动的美育课堂

三、建构多元审美价值观

第二节开放性和原则性

一、开放性和原则性

二、建构开放的审美价值观

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新理性和完满性

一、新理性和完满性

二、引领精神的美育

三、建构人文审美价值观

第三章 机制实施:对话和交往中的美育要素

第一节从审美愉悦出发

一、拥有超功利的审美态度

二、保持真切的审美情感

三、享受审美愉悦

第二节在感美中健全审美感受

一、培养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建立独特的审美感受

三、激发自由的审美感受

第三节在立美中建构审美价值观

一、自主地审美评价

二、独立地审美判断

三、深刻地审美批判

第四节立足于长远的美育基点

一、激发健康的审美需要

二、培育高雅的审美趣味

三、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四、提升高远的审美境界

第四章机制保障:走向有效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

第一节教师的有效对话方法

一、传授美学知识

二、训练审美技能

三、提高审慎思维

第二节学生与开放文化的交往

一、多种艺术种类的审美文化交往

二、视觉文化交流

三、综合性美育渠道的沟通

第三节与生活的无限对话和交往

一、变生活为艺术

二、审美价值观与生活"同在"

结语:当代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展开▼

摘要

对话与交往,是当代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机制。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需要建立在学生个体审美活动对话和交往的基础上,主要在学校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对话和交往中得以实施,把握建构审美价值观诸要素的美育课堂,逐步推进和落实审美价值观建构的程序和实效,并进一步在与开放的文化和广阔的生活之对话和交往中,进行审美价值观的检验、调整和巩固。总体说来,对话与交往,作为当代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机制,其中,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与交往,是机制核心;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的对话与交往,是机制特征;对话与交往中的美育要素,是机制实施;走向有效而无限的对话与交往,是机制保障。 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最根本的要依托于作为个体的审美欣赏者的具体审美活动。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机制的核心,就是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和交往。这种对话和交往,是指学生首先作为个体的审美主体在审美价值关系中的对话和交往行为。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与交往,首先来源于审美价值主客体的统一,这体现在审美价值是种关系范畴,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客体统一。其次,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与交往,主要表现为审美价值主客体的对话和审美活动主体间性的交流。欣赏者,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必然和审美客体(审美对象)进行观照和对话,体现了从主客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双重转换。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审美价值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欣赏者的主体性得以建构。随着审美活动的深入进行,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我们根据艾布拉姆斯在其《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的经典提法),除了作为审美价值主体的欣赏者和艺术品之外,还有艺术家和世界。这四种角色又共同构成了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使审美活动由审美价值关系中审美主体(欣赏者)单个主体活动转向了多个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体现了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在多重对话和交往中,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伴随着审美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建构。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实践活动。教育交往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的对话和交往,是当代审美教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机制特征,这种特征的本质是促发每个学生自由精神的生长。美育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和交往活动,既能体现学生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又能由此显示出美育需建构的审美价值观之标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机制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平等性和依赖性、开放性和原则性、新理性和完满性既是美育课堂建构审美价值观的对话与交往活动的特征.又是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所应建构的审美价值观的标准。其中,平等性和依赖性主要体现为和谐互动的美育课堂和建构多元审美价值观,开放性和原则性主要体现为建构开放的审美价值观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理性和完满性主要体现为美育引领精神和建构人文审美价值观。 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机制实施,主要体现在对话与交往的美育过程的诸要素中,这些要素贯穿在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和对象的双重存在--学生不同的审美经验的阶段中。在研究和选择这些要素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美育过程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共性。同时,作为美育对象的学生,美育实施的要素必须将审美活动的两种心理要素(价值心理要素和认识心理要素)都涵括在内。由于审美活动主要是情感领域的活动,并以此与科学和道德区分,所以,美育应突出情感活动,强调从审美愉悦出发。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感知、审美移情、审美想象等审美感受活动侧重审美主体的感性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具体体验的审美活动初级阶段,因此,“在感美中健全审美感受”是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基础--对审美表象的感觉和知觉的审美价值初级意识。审美感受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审美思维,它是由审美感性上升为审美理性后的审美价值高级意识,由形象价值意识发展为较为明晰的关于美的观念(审美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审美批判等价值心理要素和认识心理要素,构成了审美价值观建构的重要心理要素。持续建构的审美价值观,不是以稳定不变的概念或规律形而上地担任着控制者的角色,而是渗透在每一次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往往内化为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它们共同决定着审美主体的每一次审美经验活动,并且在每一次审美经验活动中重新不断地改变和调整着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因此,这四个要素作为美育长远的基点,提示美育的审美价值观建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持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到学生的审美心理图式和审美人格结构中的过程。这些要素既体现在课堂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了长期美育的发展方向,既有审美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审美感受的对话和交流,还有审美理性的对话和互通、审美人格的互动和交往。 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和多个对象长期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对话和交往,除了美育课堂上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和交往外,还有学生与开放文化、生活世界的对话和交往。从美育课堂走向鲜活广阔的审美文化和生活世界,意味着从封闭狭小的对话空间走向开放无限的交往天地。走向有效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是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机制保障。学生走向文化生活、走向现实世界,在进一步持续建构审美价值观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也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学生的对话和交往活动得以积极地进行。这些对话和交往的方法来源于美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和交往的方法,尤其是教师的有效对话方法为文化、生活的无限对话和交往提供保障。教师的有效对话方法包括传授美学知识、训练审美技能、提高审慎思维,学生在美育课堂上得到的这些美学知识、审美技能和审慎思维,既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与交往深入展开,又为学生走向无限的对话和交往活动提供保障。这样,学生与开放文化的交往,无论是与多种艺术种类的审美文化交往、视觉文化交流,还是综合性美育渠道的沟通,都能显示出出色的对话和交往能力。美育课堂内外相辅相成,其构建的审美价值观,将最终最为广泛地与生活进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并作用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只有真正变生活为艺术、审美价值观与生活“同在”,审美价值观的建构才真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发挥着它无所不在的魅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