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探究
【6h】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探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主题。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研究性学习的名称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正式在基础教育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国内教育界对研究性学习己由介绍到研究并向纵深发展。各地区的学校也都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和试验,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和深入,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联系更加密切,将渗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具体的教学环节来施行研究性学习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国内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较为缺乏,在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所执教的利川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班和高一(5)班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施行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和高中英语学习更加有效地融合,以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的“五维”目标。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阐明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在当前许多学校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阳奉阴违,未能将其真正开展;同时教学方式落后,组织形式僵化;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未立足于“校本开发”,研究性课题的提出存在误区:也没有足够的信息资源和完善的管理和评价机制。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制约,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存在误区,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施行。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新课程标准》加以解读,分析了高中英语学科的课程结构,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施行研究性学习的原则、策略、模式以及实施步骤,并分别从词汇、课文、语法和写作四个方面给予例证。
   随后笔者详细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施行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报告”,对实验的目的,方法、对象、设计和实施以及实验结果一一说明。本次实验以笔者所任教的高一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时间为一个学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综合能力测试法。在明确了实验目的、内容和设计的基础上,随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一步步展开、完成实验。最后,笔者对本次试验进行分析总结,讨论了本次实验研究中得到的启示,要注意的问题和论文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希望能够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助益。总之,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施行还需要所有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