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晋缓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
【6h】

晋缓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一、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背景

(一)晋绥革命根据地发展概况

(二)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环境

(三)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环境

(四)晋绥革命根据地教育环境

二、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概况

(一)社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消灭文盲,提高群众抗战知识

2.破除封建迷信,提高民众政治觉悟

(二)社会教育的方针与政策

(三)社会教育的组织与规章

(四)社会教育的内容与项目

1.知识教育

2.军事训练

3.生活训练

(五)社会教育的活动形式

1.冬学运动

2.大众补习学校

3.农民夜校

4.识字班

5.读报组

6.一揽子村学

7.民革室

8.群众剧团

三、个案研究:晋绥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

(一)冬学运动的方针与任务

(二)冬学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冬学运动的课程与师资

1.发动部队、群众团体干部充当冬学教师

2.动员当地知识分子充当冬学教师

3.以小先生制与集体学习等方法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四)冬学运动的类型与方法

(五)冬学运动的作用与影响

1.冲击了农村的守旧意识,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

2.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封建迷信得到一定程度的扼制

3.解放了晋绥地区的乡村妇女,提高了该地区的妇女地位

4.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文化素质,增加新中国干部储备

四、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政治性:动员民众支援抗日战争

(二)实践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普及性:全力实现各类教育的大众化

(四)针对性:结合民众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五、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效果及评价

(一)晋绥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效果

(二)对晋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大、最为持久的教育,但是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在一些教育史著作、论文中出现了论述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看,对抗战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不是很深入,因为主要是资料缺乏,由于战争的破坏,当时重要的报刊杂志和档案文献保存下来的不多,对于抗战起到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经常被其他重要的战争历史事件掩盖。即使研究,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也主要集中在陕甘宁、晋察冀等地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进行研究,弥补这一缺陷。
   受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等近代社会教育思潮的影响,共产党十分重视广大工农群众教育工作。与根据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教育活动。在中共领导下,晋绥根据地民主政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决贯彻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原则,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根据地切实的需要,先后颁布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来确保社会教育的开展,同时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和兴趣,深入细致的对广大民众进行思想动员,创造出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学习组织,把广大民众不分男女老少都吸引到广阔是社会教育运动中去。晋绥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从初步发展到大规模普及,最终形成全民参与的教育活动,参与人数之众,发展速度之快,实施效果之显著,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都是空前的。
   第一部分介绍社会教育背景,主要从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文化、教育环境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概况。这部分主要从晋绥地区社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方针与政策、组织与规章、内容与项目及主要的活动形式来入手,详细分析晋绥地区社会教育的实施情况。第三部分对社会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冬学运动的实施进行阐释。第四部分阐述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最后一部分对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作客观评价,并对以上部分作一个总结,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根据地社会教育历史。晋绥根据地社会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了大量人才,充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贯穿其始终,为后来的社会教育提供了一个范本和雏形。但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和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仍然要吸收其经验教训,从而为当下的成人教育提供指导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