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辅助房县一中高一“学困生”摆脱“学困”的行动研究
【6h】

辅助房县一中高一“学困生”摆脱“学困”的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3.1 对“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

3.1.1 奠基期(1800-1930)

3.1.2 转移期(1930-1960)

3.1.3 统整期(1960-1980)

3.1.4 当代期(1980-现在)

3.2 影响“学困生”形成的因素

3.2.1 学生自身因素

3.2.2 家庭因素

3.2.3 学校因素

3.2.4 社会因素

3.3 学界对“学习困难”的定义

3.4 本研究对“学困生”的定义

3.5 “学困”问题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3.6 行动研究

3.6.1 行动研究的定义和起源

3.6.2 行动研究的类型

3.6.3 行动研究的特点

3.6.4 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3.6.5 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3.6.6 行动研究的结果检验

3.6.7 行动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2 研究过程

4.2.1 初入房县一中

4.2.2 发放“动员信”

4.2.3 实习安排变动,研究进展减缓

4.2.4 初定研究对象

4.2.5 辅导工作安排

4.2.6 对胡的第一次辅导

4.2.7 第一次辅导的反馈

4.2.8 对胡的第二次辅导

4.2.9 对胡提出新要求和徐的加入

4.2.10 胡在初中的学习环境

4.2.11 胡的学习进展和他的理想

4.2.12 我的妥协

4.2.13 胡在《化学》课堂上的转变

4.2.14 下雨,他们都没来

4.2.15 实习结束

4.2.16 胡的性格特点

4.2.17 徐的烦恼

4.2.18 任老师对胡的评价

4.2.19 胡的总结

4.2.20 徐的转变

4.2.21 徐的总结

4.2.22 后记

第五章 研究结果

5.1 总结

5.1.1 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5.1.2 辅助他们摆脱“学困”的经验

5.2 建议

5.2.1 给学习“困难”学生的建议

5.2.2 给家长的建议

5.2.3 给学校的建议

5.2.4 给教师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关于“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者们多热衷于“调查——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的模式。他们通过问卷、个案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资料,然后整理总结出“学困生”的成因,最后对“学困生”的矫治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样的“研究模式”,从表面上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是量化研究的常用手法。但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复杂的、个性化的群体,仅仅通过问卷和个案访谈这样表面化的研究手段,或者短期的(甚至是零星的)实地观察,恐怕很难从本质上看清“学困生”的真正成因。而且,研究者们提出的“建议”,基本上都是从“成因”中推导而出,极少有针对这些“建议”的实证研究;与此同时,真正与“学困生”直接接触的教师们,也常出于各种原因,很少关注“学困生”的矫治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大班教学、缺乏优秀教师、留守儿童比例大等问题也导致了“学困生”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必然导致“学困生”问题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观。
  本文通过与胡和徐两位“学困生”组成“研究团队”,进行了近三个月的行动研究。在辅助他们摆脱“学困”的同时,总结了一些转换“学困生”的经验。研究表明,纯粹的知识辅导和课堂上较多的教师关注的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摆脱“学困”,但长久看来,除非学生自己有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否则,当外部关注消失后,学生再次陷入“学困”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也就是说,学习动机是形成“学困”的最主要因素。
  本研究过程中,每次谈话都全程录音,文中也选录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录音材料,并以研究日志的形式整理罗列,以期给感兴趣的同行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