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剧与民间文化
【6h】

汉剧与民间文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剧研究综述

一.汉剧剧本收集和剧目考证

二.汉剧历史源流

三.汉剧概况研究

四.汉剧舞台表演研究

五.戏曲与文化

六.小结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汉剧剧本与演出民俗

二.研究思路——文本与舞台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

第三节 汉剧概况及源流

一.汉剧概况

二.汉剧发展源流及影响

第二章 汉剧剧本的民间性

第一节 汉剧剧本的雅俗之异

第二节 汉剧剧本雅俗与武汉的城市品格

第三节 汉剧剧本的民俗特色

一.剧情

二.人物

三.语言

第三章 汉剧表演习俗

第一节 汉剧传统表演民俗

一.汉剧传统演出仪式调查

二.汉剧的“老郎神”崇拜

三..传统班规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汉剧传统表演的时空内涵

一.传统演出时间

二.传统演出空间

三..小结

第三节 当代汉剧演出的变与不变

一.戏台布景与时空观

二.汉剧表演的程式

三.“被轻视的演员”和“挑剔的观众”

四.小结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展开▼

摘要

汉剧作为湖北地方戏曲,从明末清初开始初步形成,至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汉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以湖北武汉地方语言为表演语言,具有“四大河派”和“十大行当”。汉剧剧目众多,行内传说为“八百出”,实际有剧目可考的近五百出,其中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有雅俗共赏的特质。在我国地方戏曲中,汉剧有很高的地位,在剧目、声腔、表演方面对京剧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湘剧、粤剧、川剧等。汉剧有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一种是以剧本形式存在的“案头剧”,另一种是以舞台表民俗事项存在的“场上剧”,两者各有特点又统一于汉剧一体。本文首先对汉剧的研究成果、戏曲面貌和历史流变进行整体的总结,将所收集到的101个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汉剧剧本,以及对于汉剧传统演出民俗和现今演出现状的田野调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汉剧的历史面貌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将汉剧剧本作为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学作品,将汉剧表演作为民俗事项进行较深入的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研究,整合汉剧表演传统民俗和现代状况的变化,完成对汉剧历史与现状、文学与文化的整体把握,分析汉剧的现代传承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