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塞音习得实验分析
【6h】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塞音习得实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和方法

3.研究意义

第一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综述

1.1 理论基础

1.1.1 语音格局理论

1.1.2 中介语理论

1.1.3 迁移理论

1.1.4 普遍语法理论

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声学实验研究综述

1.2.1 声调

1.2.2 元音

1.2.3 辅音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 被试的选择

2.2 测试字表的设计

2.3 实验过程和方法

2.3.1 所需的声学参量

2.3.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汉法塞音的对比

第四章 法国学习者汉语塞音习得准确性集中性分析

4.1 实验任务

4.1.1 塞音的习得顺序

4.1.2 塞音的系统性考察

4.2 准确性分析

4.2.1 准确性的测量方法

4.2.2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发音的准确性比较

4.3 集中性分析

4.3.1 集中性的测量方法

4.3.2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发音的集中性比较

第五章 法国学习者汉语塞音习得系统性分析

5.1 系统性的测量方法

5.2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发音和汉语母语者发音的系统性比较

5.2.1 个体汉法发音人塞音格局图的对比

5.2.2 整体法汉发音人塞音格局图的对比

第六章 学习者习得特点和理论验证

6.1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习得普通话塞音的特点

6.2 理论验证

6.2.1 证实了Selinker关于中介语的2个假设

6.2.2 证实了新迁移理论和标记性假说

6.3 一点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当中,语音习得的研究逊色于语法、语汇习得的研究。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研究当中,使用声学实验方法进行分析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有研究的空缺。这其中,汉语塞音习得的研究少之又少,专门针对法国学习者的汉语塞音习得还未出现。为了深入了解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普通话塞音习得情况,本文采用声学实验方法辅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法进行考察,并对现有的部分二语习得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方法以及研究意义。法国初级水平学习者的汉语普通话塞音习得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塞音是各种语言中最常见的辅音,同时由于普通话塞音具有送气与不送气这一不同于法语的对立特征,因此笔者决定对此问题进行考察。
  第二部分本文涉及的主要理论基础及采用声学实验发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的研究成果。实验研究的手段和分析方法在不断进展,但是多数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分析方法单一,同时国别化的研究也有待丰富。
  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包括被试的选择、字表的设计以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笔者通过调查问卷选择了12位合适的法国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和12为普通话一级乙等的汉语母语者作为被试,采用Praat语音软件进行录音和声学实验分析,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Excel进行塞音格局图的制作。
  第四部分重点考察了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普通话塞音发音的准确性和集中性。在考察时,与汉语母语者的发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准确性方面的误差和离散程度较大等结论。
  第五部分重点考察了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普通话塞音发音的系统性。分别通过个体发音人的塞音格局图对比分析和总体的塞音格局图的对比分析来进行系统性考察。
  第六部分根据上述总结出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普通话塞音发音的特点,同时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证实或证伪。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中介语理论的2个假说、新迁移理论和标记性假说,不支持对比分析理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普通话塞音的发音普遍存在着肌肉紧张程度较高、发送气清塞音时送气时长不足、强度较弱;集中性较差;在塞音格局图上分布较集中,纵轴普遍偏高、横轴的送气和不送气组间距过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