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及教育策略
【6h】

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及教育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课题的确立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说

2.1 初中生心理特点

2.2 语文学困生的界定

2.2.1 学困生

2.2.2 语文学困生

第二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

2.1 语文学困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2.2 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2.2.1 家庭因素

2.2.2 学校原因

第三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理论探讨

3.1 学习理论

3.2 教师期待效应理论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3.1 在教学设计上,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3.2 在教学原则上,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3.3 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学生合作与探究

第四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教育策略

4.1 阅读学困生的转变策略实施

4.1.1 具体的文章抽象地教,抽象的文章具体地教

4.1.2 深文浅教,深入浅出,浅文深教,由浅入深

4.2 作文学困生的转变策略实施

4.3 语言运用学困生的转变策略实施

4.3.1 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4.3.2 从词的语法功能方面辨析,培养学生自主辨析的能力

4.3.3 从词的附属色彩方面辨析,培养学生自主理解的能力

4.4 识记学困生的转变策略实施

4.4.1 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4.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4.4.3 加强课堂对话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处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某些个人的或外部的因素,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这种学习状态依靠科学合理的教育训练可以改变。本论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别从学语文学困生自身、他们的家庭、学校及教师等方面来研究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理论上主要从学习理论、教师期待效应和最近发展区等三个理论来探索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本文研究的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学困生,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语文学科成绩稳定,而且长期达不到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从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入手,语文学困生可以分为四类:阅读学困生、写作学困生、语言运用学困生和识记学困生。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难度越大,教学内容愈多,语文学困生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多。因此,在解决语文学困生的相关问题方面,需要顾及学生的层级的特点,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内容,尤其要注意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本文选取以上有代表性的四类学生,结合个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应对措施和转化策略,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以便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关于学困生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