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中国声乐留学生群体特征研究(1949-1959)
【6h】

20世纪中国声乐留学生群体特征研究(1949-1959)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本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之初中国声乐留学生留学背景分析

一、建国之初我国政治与外交背景分析

(一)国内情况——社会凋敝,百业待兴

(二)国际情况——西方国家的敌对

(三)历史的选择——向苏联等友好国家学习

二、建国之初中外声乐文化发展概略

(一)中国

(二)苏联

(三)保加利亚

(四)法国

第二章 建国之初我国声乐留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一、经过严格而复杂的选拔程序是出国留学的前提

二、留学人员构成具有多样性

三、留学前大多接受了系统的音乐教育,且对音乐充满挚爱之情

(一)他(她)们自幼热爱音乐,痴迷于歌唱艺术,深受家庭的熏染和影响

(二)大多接受了系统地音乐教育且具有多年声乐表演经历

四、留学基本以国家公派为主,留学国家基本是社会主义的东欧国家

五、留学期间普遍刻苦攻读、勤学善思,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六、留学归国后对中国的声乐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

(一)在声乐演唱方面的成就

(二)声乐教学方面的成就

(三)在学术理论方面的成就

第三章 建国初期声乐留学生典型人物概述

一、葛朝祉

二、郭淑珍

三、吴天球

四、施鸿鄂

五、胡宝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建立。在反动势力还未完全覆灭,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的艰难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恢复重建工作。为了恢复和发展音乐事业,我国通过组织开展严格地政治审查和专业技术考试,选派了葛朝祉、仲伟、郑兴丽等优秀人才,到以苏联、保加利亚等为代表的友好国家学习声乐,这是我国声乐事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葛朝祉、仲伟、郑兴丽等人肩负着祖国重托和使命,在国外接受了系统、正规的声乐理论教育和技术训练。他们深知留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勤学善思,认真钻研,成熟地掌握了国外声乐知识,接触了一大批世界名家的作品,开拓了音乐视野和见识。留学归国之后,他们把国外先进的声乐创作理念和知识带了回来,并在声乐表演、声乐教学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当代声乐事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声乐事业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研究以梳理、回顾建国之初我国声乐留学的历史背景、声乐留学生的音乐生涯为线索,围绕这个特殊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以及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思路、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建国之初中国声乐留学生留学背景分析,主要从国内情况、国际情况、声乐文化发展情况三个方面对建国之初我国声乐留学的背景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建国之初我国声乐留学生群体特征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呈现为六个方面特征:一是经过严格地审查是出国留学的前提;二是留学人员构成具有多样性;三是留学前大多接受了系统的音乐教育,且对音乐充满挚爱之情;四是留学的方式以国家公派为主,且留学国家大多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五是留学期间普遍勤学善思,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六是留学归国后对中国声乐事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第四部分为结语,对本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