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余华《活着》英译的多元系统论阐释
【6h】

余华《活着》英译的多元系统论阐释

代理获取

摘要

多元系统论是衔接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的重要研究力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埃文-佐哈儿(Itamar Even-Zohar)突破传统翻译理论文本的局限,在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系统论。该理论认为语言、文学、翻译文学等社会符号现象应视为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形成一个较大的(多元)系统。它突破传统翻译理论多囿于孤立的文本对比(多是语言层面上)的局限,把翻译研究放在更大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系统的、动态的研究,更关注文本外的因素,如翻译的时代背景、文化等因素。在佐哈儿看来,翻译文学也是一个文学系统,它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是动态的,有时处于中心位置,有时处于边缘位置,且这个位置会影响翻译策略。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余华在国外也久负盛名,其作品已被翻译为英语、法语、韩语、日语、意大利语等十几种语言并出版。《活着》是余华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由美国翻译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翻译,美国著名出版社兰登书屋出版,一经问世便受到美国各大媒体的讨论和赞扬。
  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理论框架,从文本的选择,翻译过程中作家、译者和出版社的角色,译者运用到翻译策略和译后英译文在目标文化的接受度几方面对余华《活着》的英译进行阐释和分析。中国翻译文学在西方英语国家处于边缘地位,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翻译文学在西方英语文学中虽仍处于边缘地位,但该地位在慢慢提高。《活着》的英译过程中,作家和译者都秉持“尊重原著”的观点,相互信任,相互讨论;出版社虽然不断修改译文以适应目标文化读者,但仍尊重作家和译者的意见,这其中中国文化的不断强大也是一个原因。译者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和《活着》英译本的良好接受度,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英语国家愿意吸收中国文化,中国翻译文学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