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语文“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6h】

高中语文“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重点

4.预期研究成果

第一章 概述

1.1 “登高”题材诗词的界定

1.2 “登高”题材诗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3.“登高”题材诗词及其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人教版语文教材“登高”题材诗词探析

2.1 人教版语文教材诗词“登高”问题的篇目梳理

2.2 人教版语文中“登高”题材诗词的涵义探究

2.3 “登高”题材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第三章 “登高’’题材诗词的多元解读

3.1 诗词多元解读的文本基础

3.1.1 “诗无达诂”的批评基础

3.1.2 “登高”题材的复义性

3.2 古诗词中“登高”题材的表意体系

3.2.1 乐观自信的泰山心境

3.2.2 思乡怀人的游子情结

3.2.3 壮志难酬的英雄叹惋

3.2.4 感时伤世的家国情怀

第四章 “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

4.1 晓之以理——渗透诗词鉴赏理论,奠定学生诗词理论基础

4.1.1 知人论世,走进登高者及其时代

4.1.2 意象分析,理清登高者所见与所感的关系

4.1.3 以意逆志,揣摩登高者的内心感受

4.2 动之以情——模拟登高情境,培养学生诗学感受能力

4.2.1 因声求气,涵咏诗韵

4.2.2 登高临远,模拟情境

4.3 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建立登高题材表意系统

第五章 “登高”题材诗词教学案例

5.1 杜甫《登高》说课稿

5.1.1 说教材

5.1.2 说教法

5.1.3 说学法

5.1.4 说教学过程

5.2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5.2.1 教学目标

5.2.2 教学重难点

5.2.3 教学方法

5.2.4 课时安排

5.2.5 教学过程

5.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登高”是最为常见的吟咏题材之一。古代文人们常常于佳节胜日登高远望,通过“登高”这一个体行动表达出丰富的个人情思,他们或思念家乡,或怀恋亲友,或抒发豪情,或感叹飘零,这些特定的情思在诗词的长河中形成了“登高”这一题材的表意系统。人教版教材的诗词中就屡次涉及到这一题材,它们互相照应,从多个侧面阐释了“登高”诗词的思想内涵,印证了古诗词在内容及情感上的丰富性、多元性,对这些诗词的多维阐释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审美体验及诗词鉴赏技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语文教材中的“登高”题材诗词为主,结合中国古典诗词中同类题材作品,分析它们在创作缘由、意象选择、表达方式、思想感情以及发展演变中的规律,从而归纳出该类题材诗词所构建的表意体系。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更注重考察诗词中的情感、意象和表现手法,对该题材诗词进行总结、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采用先归纳再发散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归纳总结出“登高”题材诗词的表意体系,再以此表意系统为参照系,在“登高”类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感知古人情感,引起共鸣,产生“灵犀一点”的阅读体验。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概述,分别从“登高”题材诗词的界定、产生、发展和演变,“登高”题材诗词的研究现状和“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做出综述性的结论。第二章以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的诗词为线索,筛选出“登高”题材的诗词,进行篇目的梳理,然后对其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提炼和归纳,并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语文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以语文教材中的“登高”题材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着力对其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根据其表情达意的相近性,对诗词主旨进行归并,建立起“登高”题材诗词的表意体系。第四章立足高中语文教学,以古典诗论、词论为理论指导,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登高”题材诗词的有效教学策略。第五章为“登高”题材诗词教学的实践案例,通过“登高”题材诗词说课稿、教学设计和导学案三个方面检验论文思想的可操作性,展示研究的成果。文前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预期成果。文后附录选录了笔者教学随笔一则、精选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登高”题材高考试题及模拟题,进行分析,验证论文思想的实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