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困境中的选择——高中语文外国短篇小说伦理教诲价值研究
【6h】

困境中的选择——高中语文外国短篇小说伦理教诲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伦理困境的形成

第一节 多重伦理身份下的冲突

第二节 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对立

第三节 伦理环境的残酷

第二章 伦理困境中的选择

第一节 关爱责任的丢弃

第二节 自然情感的超越

第三节 战争中的消极反抗

第三章 伦理困境的消解及伦理教诲价值

第一节 关爱缺失的根源

第二节 突破理性的温情

第三节 战争罪行的控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定义。这一规定强调了教师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授中,除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需做到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外国小说欣赏》这一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和同事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自主把握课文主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几乎全部依靠教师的引导和讲析。学生不能自主把握作品主题,语文课程的目标就难以全面达成。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选择引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通过分析《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中小说人物作出不同伦理选择的原因,剖析人物伦理选择的过程及结果,从而发掘小说的伦理教诲价值,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并获取道德教诲和警示,全面达成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功能,即为人类提供道德范例和道德警示,伦理教诲价值便是文学作品教诲价值和警示价值的总称。文学作品中,人物通常会因伦理秩序遭受破坏,道德观念发生冲突等原因陷入伦理困境,并通过伦理选择来逃离困境。在具体的伦理选择中,因为选择的伦理性质不同,选择的过程和由此造成的结果也不同,并且同一个人物可能会经历多种不同的选择,每一次选择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伦理选择的复杂性和导致的不同结局往往赋予文学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道德启示。
  根据人物作出伦理选择的动机的不同,本文将六篇小说分为三组,分别为《素芭》和《清兵卫与葫芦》、《在桥边》和《礼拜二午睡时刻》、《牲畜林》和《桥边的老人》,并分析每组小说中伦理困境形成的原因,探讨人物在伦理困境中作出的伦理选择和动机,以及伦理选择导致的结局,从而揭示不同小说作品的伦理教诲价值,以期为学生提供道德教诲和启示,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