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茶菌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6h】

红茶菌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前言

2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2.1微生物分离纯化的研究

2.2红茶菌发酵机理的研究

2.3红茶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2.4红茶菌的成分分析

2.5红茶菌保健机理和安全性的研究

2.6红茶菌产品的开发

2.7发展的趋势

3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红茶菌优势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主要仪器设备

1.3主要药品与试剂

1.4菌种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1.5菌种的鉴定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醋酸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2酵母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3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3本章小结

第三章红茶菌菌相的研究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主要仪器设备

1.3主要药品与试剂

1.4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红茶菌发酵液与菌膜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

2.2红茶菌发酵液中醋酸菌与酵母菌的生长变化曲线测绘结果

3本章小结

第四章红茶菌发酵过程中主要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试验方法

1.3测定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各处理中乙酸、还原糖、总糖、乙醇各指标检测结果

2.2各处理中乙酸、乙醇、还原糖、总糖的变化结果

2.3分离出的纯菌种混合发酵对红茶菌发酵液中各成分的影响结果

2.4传统自然发酵含菌膜的红茶菌发酵液中各成分的变化结果

2.5红茶菌发酵液中儿茶素含量影响的试验结果

3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问题展望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红茶菌中优势菌的分离、菌相分析及代谢特性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红茶菌中优势菌种的分离与鉴定本试验对来自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自然发酵的红茶菌进行了菌种分离和鉴定。从该红茶菌中分离的优势菌种经鉴定主要有:6 株醋酸菌包括 2 株液化醋杆菌 (A.liquef aciens),1 株醋化醋杆菌(A.aceti),2 株重氮营养醋杆菌 (A. diazot-rophicus),1 株为甲醇醋杆菌(A.metha nolica)。4 株酵母菌包括克鲁丝假丝酵母(CandidaKrusei),汉逊德巴利酵母 (Debaryomyces hansenii),栗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Lind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iisiae)。 2.红茶菌菌相的研究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茶菌在发酵过程中菌液中的微生物要比菌膜中的微生物数量多。在发酵的第6d,菌液中的醋酸菌的数量要比菌膜中的高出7倍左右;酵母菌的数量要高出2倍左右。但是,醋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曲线是相同的。同时,从红茶菌中分离出的醋酸菌和酵母菌在各菌种单一发酵的过程中因菌种的不同其生长的曲线是不相同的。 3.红茶菌发酵过程中主要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研究在糖代谢方面,在单一的醋酸菌发酵过程中,醋酸菌 A3 即甲醇醋杆菌的乙酸产量最高,同时也是所有处理中产乙酸最高的。说明这个醋酸菌是产乙酸的主要菌种。在单一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酵母菌Y3即栗酒裂殖酵母的乙醇产量是最高的,说明这个酵母菌利用糖产乙醇的能力很强。通过对红茶菌发酵过程中儿茶素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看出发酵完成后CAF及儿茶素总量均略有降低,儿茶素各主要成分 EGCG、GCG、EGC、ECG、DL-C、EC 变化趋势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