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将比较还原法引入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设想——以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现代文学作品为例
【6h】

将比较还原法引入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设想——以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现代文学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比较还原理论的研究综述

三、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

四、论文选题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运用比较还原法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比较还原法的概念

第二节 比较还原法的层次

一、对文章主体对象的比较还原

二、对文章内容不同形式的比较还原

三、对文章情感逻辑的还原比较

第三节 比较还原法的特点

一、可操作性

二、系统性

三、互动性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现代文学作品范围及教学现状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教材概述及课本中现代文学作品范围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一、文学典范性

二、人文内涵性

三、选材的多元性

四、难度适中性

第三节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现状

一、在校学生阅读学习情况

二、在校教师阅读教学情况

第三章 将比较还原法引入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设想

第一节 从文本语言入手,发现文中的语义矛盾

第二节 从自然生活入手,寻找文中的艺术创造

第三节 从情感逻辑入手,探索文中的智性错位

第四节 从历史背景入手,了解文章的创作环境

第五节 从联想比较入手,获得文章的独特内涵

第四章 对于比较还原分析法实践性意义的思考

第一节 比较还原法与学生的审美体验的关系

第二节 比较还原法与教师的深入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比较还原法与师生的交流互动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中语文课堂中,现代文学篇目的阅读教学占据了大部分课时,学生在阅读课堂中识记新字词,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鉴赏好词好句,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时通过自己与作者之间的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碰撞和交互式体验,体会文章的文学魅力、社会价值和情感态度,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并通过不断地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和确认自我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本文所选用的比较还原这种文本分析方法,主要是由孙绍振教授提出并完善的一种阅读方法,他从现象学中的“悬置”理念得到启发,希望语文阅读能够直面文本,通过还原作者所讲述的客体的原生状态,与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相比较,找到作者刻意或无意中忽视的与事物原生状态不同的矛盾,从矛盾入手,深入分析文本,同时通过不同形式作品之间的比较,引导学生获得经典文学篇目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该方法为语文阅读分析提供了一种较为完整系统的可操作方法,为教师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思考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具体方法。但同时,该理论在实践运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叙述的分散性和阅读设想的不确定性而存在不足,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与检验。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比较还原法的概念的阐释以及对该理论三个不同层次,四个不同特点的论述,系统阐述了运用比较还原法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依据,第二部分阐述了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现代文学作品的范围的界定及课本所选篇目特点,分析介绍了当下高中阅读教学及阅读现状,第三部分则通过从语言、生活、情感等方面尝试运用比较还原方法分析具体的不同体裁的现代文学作品,以此做出比较还原法在现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实践设想,第四部分从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的深入教学、师生的交流互动这三个方面探索比较还原的实践意义与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这四部分的论述思考在今后阅读教学中实践运用比较还原法的可能性。

著录项

  • 作者

    李捷;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郑保纯;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阅读;
  •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比较还原法; 现代文阅读; 教学实践;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45:2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