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度就业及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研究
【6h】

过度就业及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 过度就业的形成机制

3 过度就业的影响

4 过度就业的就业挤出效应分析

5 缓解过度就业的政策建议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职者过度就业现象调查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劳动者由于过度就业致死、致病的案例不断见诸于报刊,劳动者过度就业的问题才逐渐的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其实,过度就业的问题由来已久,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过度就业问题,而这一现象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的日本最为严重,只是一直未被人重视。
   过度就业即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或工作强度超过法定的工作时间或正常的工作强度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对人力资源的透支使用。本文首先将对过度就业的定义进行概括和界定,对其存在的类型将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以及宏观因素方面加以分类,接着对过度就业的形成机制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数据说明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分行业、分职业、分年龄、分学历的过度就业的情况,并运用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总的过度就业率和行业过度就业率进行估算,以此推导出了过度就业对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岗位的挤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和过度就业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目前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的加剧,企业的考核机制和晋升锦标赛制度,是造成劳动者被迫过度就业的主要原因;而自我实现、互相攀比、光耀门楣等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则使很多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主动过度就业的状态。过度就业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加重了社会的保障负担,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我国的就业岗位,加剧了社会的失业。据初步估算,现存的在职人员的过度就业挤占了我国约16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解决过度就业的问题对我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