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俄大词典》中“友情”观念的表征
【6h】

《汉俄大词典》中“友情”观念的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译 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四、论文的结构

注释

第二章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友情”观念

一、语言文化学中观念的研究

二、“友情”观念的阐释

注释

第三章 《汉俄大词典》中体现“友情”观念单位的分类及其语义表征

一、语义场简介

二、体现“友情”观念单位的分类及语义表征

三、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汉俄大词典》中表示“友情”观念条目的释义与配例

一、释义

二、配例

三、个别可商榷之处

注释

第五章 《汉俄大词典》中“友情”观念的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一、“友情”观念的系统研究与语言教学

二、“友情”观念的系统研究与类义词典编纂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观念(концепт)是最近几年语言学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语义学等学科都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毋庸置疑,“友情”观念是汉民族中的核心观念之一。《汉俄大词典》(以下简称《汉俄大》)是我国迄今为止比较权威的一部汉外型辞书。表示“友情”观念的词条及语言单位在该词典中的分布比较集中,该词典对“友情”观念词条的描写也很突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论文以词典学及相关学科为基础,对《汉俄大》中表示“友情”观念的词条及其中相关的语言单位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揭示这类词汇单位在《汉俄大》中的体系性,为语言教学,尤其是词汇的系统教学提供参照,为将来编纂类义词典提供理论支撑。
  论文总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就“友情”观念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本项研究的目的、方法和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分析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友情”观念,通过对体现“友情”观念几个核心语言单位字源的追溯,为下文进一步研究“友情”观念做“物质上”的准备。
  第三章通过分析与“友情”观念相关的词条,确定所研究词典中表示“友情”观念相关单位的同义、反义关系。依托语义学的“语义场”和认知语言学的“联想文法”等理论,对各个词条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依据词条和词条中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相关性,共划分出四个语义场:1)核心场;2)中心场;3)边缘场;4)外围场,以此呈现“友情”观念在《汉俄大》中表征的系统性程度。
  第四章主要就《汉俄大》中与“友情”观念相关的词条及其释义与配例加以探讨。作者具体分析了《汉俄大》对表示“友情”观念词条的几种主要描写方法,诸如同义对释法、对应选择法、译解等方法。词典通过提供语境信息、语法信息及语用信息为该类语言单位进行配例。
  第五章在揭示表示“友情”观念的语言单位在《汉俄大》中分布的体系性程度后,作者就该项研究对编纂类义词典的可能性及在俄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构想。
  论文的最后提供了本项研究所使用的文献目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