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前期黑龙江职业教育研究
【6h】

民国前期黑龙江职业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中国职业教育缘起

(一)洋务时期的技术教育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实业教育

二、民初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

(一)职业教育的提出

(二)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的探索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三、北洋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

(一)北洋政府对实业教育的支持

(二)“新学制”与职业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三章 黑龙江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清末黑龙江的实业教育

(一)清末黑龙江教育机构的设置

(二)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创办

二、兴起:民初黑龙江的实业教育

(一)实业教育政令法规的颁布

(二)实业教育类别分析

三、发展:新学制下的黑龙江职业教育

(一)职业学校教育

(二)其他职业教育

第四章 黑龙江职业教育评析

一、黑龙江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注重发展农业教育

(二)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三)具有一定的外籍性

二、黑龙江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

(二)启迪民智改良社会风气

三、黑龙江职业教育的局限

(一)缺乏优良师资

(二)学生辍学率偏高

结语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职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在近代伴随“西学东渐”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是在常规的教育之外,使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独立的生存技能,也为社会培养专门的职业人才。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从清政府到北洋政府,都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另外,以黄炎培为代表的教育家,在中国大力宣扬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思潮在中国传播开来。黑龙江职业教育就是受到政府的支持和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黑龙江地处中国东北边疆,自古以来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教育事业也相对落后。随着清末黑龙江封禁的解除,黑龙江的教育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清末新政推行以后,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新式教育在全国推广,黑龙江的职业教育也在这一时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清末黑龙江设立行省以后,重新设置了教育机构,并创办了农工商实业学堂,是为黑龙江职业教育的起步。民国成立后,黑龙江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颁布了相应的政令法规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清末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职业学校,同时还创办了女子职业学校。1922年新学制改革后,黑龙江的职业教育完善起来,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补习教育,此外在哈尔滨还存在有俄侨职业教育。
  黑龙江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注重发展农业教育,职业学校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外籍性。黑龙江职业教育起到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启迪民智改良社会风气的作用。但是黑龙江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主要是缺乏优良的师资和学生辍学率偏高等制约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