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聚氯氰为核的多齿配体的合成及DNA切割活性研究
【6h】

三聚氯氰为核的多齿配体的合成及DNA切割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

1.3.1 单核核酸切割试剂

1.3.1 双核核酸切割试剂

1.3.3 三核及多核核酸切割试剂

1.4 本硕士论文的提出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仪器

2.2 实验药品

2.3 含大环多胺配体的合成

2.3.1 化合物N,N',N”-三(对甲苯磺酰基)二乙烯三胺(1)的合成

2.3.2 化合物N,O,O'-三(对甲苯磺酰基)二(2-羟乙基)胺(2)的合成

2.3.3 化合物1,4,7,10-四(对甲基苯磺酰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3)的合成

2.3.4 化合物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4)的合成

2.3.5 化合物4,7,10-三(叔丁氧羰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5)的合成

2.3.6 化合物4,6-二氯-2.(4,7,10-三(叔丁氧羰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3,5]-三嗪(6)的合成

2.3.7 化合物4,6-二甲氧基-2-(4,7,10-三(叔丁氧羰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3,5]-三嗪(7)的合成

2.3.8 化合物4,6-二甲氧基-2-(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3,5]-三嗪(L1)的合成

2.3.9 化合物4-氯-2,6-二(4,7,10-三(叔丁氧羰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3,5]-三嗪(8)的合成

2.3.10 化合物4-甲氧基-2,6-二(4,7,10-三(叔丁氧羰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3,5]-三嗪(9)的合成

2.3.11 化合物4甲氧基-2,6-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3,5]-三嗪(L2)合成

2.4 含二乙烯三胺配体的合成

2.4.1 化合物1,7-二(3-叔丁氧羰基)二亚乙基三胺(10)的合成

2.4.2 化合物4,6-二氯-2-(1,7-二(3-叔丁氧羰基)二亚乙基三胺-[1,3,5]-三嗪(11)的合成

2.4.3 化合物4,6-二甲氧基-2-(1,7-二(3-叔丁氧羰基)二亚乙基三胺-[1,3,5]-三嗪(12)的合成

2.4.4 化合物4,6-二甲氧基-2-二亚乙基二胺-[1,3,5]-三嗪(L3)的合成

2.4.5 化合物4-氯-2,6-二(1,7-二(3-叔丁氧羰基)二亚乙基三胺-[1,3,5]-三嗪(12)的合成

2.4.6 化合物4-甲氧基-2,6-二[1,7-二(3-叔丁氧羰基)二亚乙基三胺]-1,3,5-三嗪(13)的合成

2.4.7 化合物6-甲氧基-2,4-二(二亚乙基三胺)-[1,3,5]-三嗪(L4)的合成

2.4.8 化合物N,N-{2,4-二[1,7-二(3-叔丁氧羰基)二亚乙基三胺]-1,3,5-三嗪}(14)的合成

2.4.9 化合物N,N-[2,4-二(二亚乙基二胺)]-1,3,5-三嗪](L5)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合成问题的讨论

2.5.2 化合物的红外波谱学特征

2.5.3 化合物1H NMR图谱分析

2.5.4 化合物13C NMR图谱分析

2.5.5 目标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

第三章 金属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活性

3.1 引言

3.2 电化学方法

3.1.2 紫外光谱法

3.1.3 凝胶电泳法

3.1.2 染色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药品

3.2.2 溶液的配制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人工核酸酶对DNA切割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1.1 核酸的结构

4.1.2 研究现状

4.2 人工核酸酶的作用原理及方式

4.1.1 自由基氧化机理

4.2 水解断裂DNA

4.2.1 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对DNA的断裂作用

4.2.2 二乙烯三胺金属配合物对DNA的裂解作用

4.2.3 DNA连接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是由化学合成的DNA和RNA定位切割试剂是国际上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非酶切割工具。人工核酸酶在疾病的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人工合成核酸定点切割试剂填补了天然核酸酶因体积大识别位点有限,限制了其应用方面的缺陷,从而成为人们今年来研究的焦点。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以三聚氯氰为核的,大环多胺基为活性基团的单核、双核配体和以三聚氯氰为核的,二乙烯三胺为活性基团的单核、双核及四核配体。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1H NMR、13C NMR、IR和ESI-MS确证。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初步研究了这些配体在金属离子存在下对质粒pUC19DNA的切割活性,并通过DNA连接实验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