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终身学习领域的创新教学法》(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
【6h】

《终身学习领域的创新教学法》(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材料来源

1.2 作者简介

1.3 文本简介

1.4 选题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翻译方法的选择

2.1.3 辅助工具

2.2 初译稿修改的难点

2.3 审阅、润色和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难点

3.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3.1.2 合成词的翻译

3.1.3 词类转化

3.1.4 词汇的隐喻

3.2 句法难点

3.2.1 非谓语结构的翻译

3.2.2 同位语的翻译

3.2.3 被动句的翻译

3.2.4 短句的翻译

3.2.5 长句的翻译

3.3 破折号的处理

4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语原文

附录B 汉语译文

附录C 术语表

致谢

作者介绍

展开▼

摘要

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布伦登?哈维(Brendon Harvey)和乔西?哈维(Josie Harvey)合著的《终身学习领域的创新教学法》(Creative Teaching Approaches in the Lifelong Learning Sector)英文原版中的第一部分。该书主要为终身学习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研究、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形成创新能力。
  本翻译实践报告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翻译材料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主要包括阅读教育学领域的书籍,深入了解终身学习领域及创新教学法的相关知识,为后期的翻译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为翻译案例分析,笔者结合具体翻译实例,从词汇、句法和标点符号三个层面对节选部分中的专业术语、合成词、非谓语结构、同位语、被动句、长句及破折号等翻译难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思考过程以及对翻译技巧的运用。第四部分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自身词汇量匮乏,语言功底薄弱,百科知识涉猎不足,心理素质差,缺乏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在今后的翻译中,笔者应努力提高双语素质,拓宽各方面知识,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

著录项

  • 作者

    孟婷婷;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翻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穆念伟,周建慧;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翻译;
  • 关键词

    社科类著作; 英译汉; 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