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诗和俳句中的季节语和季语研究
【6h】

唐诗和俳句中的季节语和季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はじめに

1.季語への認識

2、唐詩の季節語

3俳句の季語と唐詩の季節語の比較

4季語·季節語から中日自然観、文学観の差異を考察

終わりに

参考文献:

本个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季节语”的角度,比较了中日文学中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上的异同。谈到季节表现,会让人想到俳句。俳句中必须要有一个“季语”。即表现季节、表现自然的词语。中国文学中却为何没有形成“季语”或类似的概念呢?这是本文欲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出于论述及比较的需要,暂时把表示季节变迁以及相关的自然风物称作“季节语”,并以唐诗中的“季节语”为主,与俳句中的季语从使用频度、数量、形式、内涵、地位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探寻中日文学、文化对自然的认识、感受、表现以及理解的异同。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从《万叶集》起阐述了俳句以及季语产生的过程,指出日本诗歌对自然的高度关注。接着本文从季语的表现内容、表现方式、在俳句中的地位等方面论述了季语的内涵。从季语的内涵可以管窥日本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自然与人类是同根一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感受。与自然对话,与自然交流。”的自然观。这也是日本文学为何能产生出专门歌咏自然的文学形式“俳句”,而俳句为何又必须有季语的原因之一。 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了唐诗中的季节语,这里所说的季节语是指与自然、季节相关的所有自然物。中国汉诗从《诗经》起描写山水、动植物等自然风物之处触目皆是。然而,这些自然物本身却并未构成独立的审美对象。只是“赋、比、兴”的载体。直到汉末,才出现了中国诗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自然成为了歌咏的主题,成为了文学独立的审美对象。之后,山水诗、田园诗形成了流派。但中国山水田园诗重于抒情,多有隐义。如为写景而写景则不被认可。 与俳句的季语不同,“季节语”整体看不是唐诗歌咏的对象或主题,居次要地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与日本文学比,中国文学着眼点在“情”、“志”上。“诗言志”是儒家诗歌创作与评论的重要原则。基于这样一条诗歌创作与评论原则。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主流主题就一直理所当然地偏离着自然。 本文第三部分对俳句中的“季语”与“唐诗”中的“季节语”进行了总结比较。第四部分则从季语与季节语的对比中试着考察了中日自然观、文学观的差异。 日本文学把自然作为文学表现的主题,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学则把国家、政治、社会、军事等作为主题,自然多被当作表现主题的手段和工具。不认可纯自然的描写。其次,本文还通过对日本文学中的美意识与中国文学中的美意识的比较。考察了“季语”在日本产生的文化氛围。以及“季语”或类似概念在中国文学中未能出现的文化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