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谱系学视角下的新加坡民主模式研究
【6h】

谱系学视角下的新加坡民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新加坡自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新加坡经济上取得的巨大的成功,在世界各国都是持肯定和赞赏态度,但是其政治却常常遭受人们的诘难,尤其是西方的政界或学界,甚至认为新加坡是一个专制国家。新加坡建国后,是否建立起了民主制度?影响其民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的政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目前,新加坡在民主和专制的坐标上处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本文运用谱系学支系和世代的分析方法,分别从政治文化、政党政治和三代政府对新加坡的民主模式进行了分析。东西方交通要塞的地理位置、英国殖民的历史和移民社会,使新加坡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交融的政治文化。西方文化对新加坡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早期民主模式的构建起了重要作用。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又使新加坡的政治文化中带有德治和仁政思想,这为新加坡政治生活中威权主义因素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新加坡是一个多党并存的国家,目前新加坡有20多个政党存在,政党通过大选取得执政地位,这是新加坡民主的一个标志。但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人民行动党从建国时起就处于执政地位,反对党很难通过选举获得议席,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限。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还是工人党和民主党等党派,都对新加坡的民主模式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共经历了三代政府,虽然三代政府都是人民行动党政府,在制定具体政府政策的过程中都要考虑人民行动党的利益,但是这三代政府都采取务实主义的执政理念,对新加坡人民对民主的要求都做出各自不同的回应,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对新加坡民主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对新加坡政治文化、政党政治、政府进行谱系学分析基础上,借鉴美国自由之家构建的测量民主的模型,通过对新加坡选举程式、政治多元化和政治参与、政府运作、表达及信仰自由、结社及组织自由、法治和个人权利的分析,进一步对新加坡在民主在光谱中的位置进行定位,把新加坡界定为偏威权的民主国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