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性教育在农村高中生物课中的实施
【6h】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性教育在农村高中生物课中的实施

代理获取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生身心发展现状

1.1.2 高中生成长环境现状

1.1.3 高中生性行为现状

1.1.4 国内外的性教育

1.2 课题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依据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意义

2 农村高中生性现状调查研究

2.1 农村高中生性现状的问卷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问卷内容

2.1.3 调查方法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2.2.1 农村高中学生性教育的来源渠道

2.2.2 农村高中学生的性知识掌握情况

2.2.3 农村高中学生的性观念

2.2.4 农村高中学生的性教育现状

2.3 结论

2.3.1 农村高中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异性交往等问题普遍、亟待解决

2.3.2 德育环境有待改善,时代呼唤性道德教育走进课堂教学

2.3.3 利用高中生物课堂优势渗透性教育

3 教学实践中的实施

3.1 应对性教育,教师先成长

3.1.1 转变观念,坦然开放

3.1.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3.1.3 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

3.1.4 贯彻新课程理念,完善性教育方法

3.2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性教育的原则

3.2.1 适时、适当、适度渗透原则

3.2.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不评价原则

3.2.3 因材施教的原则

3.3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性教育的策略

3.3.1 能正确归因体会性与健康,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3.3.2 用批判性思维理解性与责任,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3.3.3 用敬畏的眼光审视性与生命,感悟生命的神圣与珍贵

3.3.4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性与爱,升华学生的情感需要

3.4 实践效果与分析

3.4.1 正确性知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3.4.2 道德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3.4.3 性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4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1.1 认识问题--转变观念

4.1.2 方法技巧问题

4.2 结论

4.2.1 当前农村高中性教育现状亟待改善

4.2.2 以高中生物课堂为平台是落实农村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4.3.3构建的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情感教育模式切合农村实际

4.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4.3.1 研究水平

4.3.2 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高中生年龄普遍在15-18岁左右,正值人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青春期性意识已觉醒,但性知识匮乏,加上大众传媒等大量不良信息的困扰,使他们性观念开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道德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外在的诱惑与内在的性观念混乱造成很多不良性行为的发生。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性教育起步较晚、观念较为落后、内容相对片面,大力开展性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在学生教育中探索和实践性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新课程提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明确提出应改变以往只关注知识传授,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研究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制定全面科学的性教育目标,尝试在农村高中生物课中实施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青春期性教育在农村高中生物课中开展的有效策略,发掘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性教育与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结合点。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性生理状况、心理需求,结合相关理论,做到有的放矢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性教育活动。充分尊重和理解高中生各种性困惑及性过失,把学生的问题看成成长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怀揣热爱生命的心态,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
  然后在临颍一高两个平行班开展对比教学实践,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将性教育的各种理念贯彻、渗透到生物课堂教学中,将性教育化作爱的教育一点一点的渗进学生的生命。把培养道德判断力作为性德育教育的中心任务,采用道德难题的课堂讨论方法,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自我道德约束力,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行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明晰性与健康、性与责任、性与生命、性与爱的关系,以一种平和而科学的心态看待性,认识科学而真实的性。
  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性教育,高中生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改变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能辩证的看待青春期的性萌动,道德意识明显增强,由此说明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性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实施有效可行。因研究时间和范围有限,本研究仅限于农村高中生物课堂,不涉及初中,与性教育有关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局限,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