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史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辉县市苏门初级中学为例
【6h】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史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辉县市苏门初级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概述

1.2.1 乡土史概念的界定

1.2.2 国外研究概述

1.2.3 国内研究概况

1.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访谈法

第二章 辉县市乡土史简介

2.1 文本类

2.1.1 报刊

2.1.2 档案

2.1.3 藏书

2.1.4 地方史志

2.2 实物类

2.2.1 古文物

2.2.2 古遗址

2.2.3 古墓葬

2.2.4 古建筑

2.2.5 碑碣

2.2.6 馆藏文物

2.2.7 考古发掘

2.2.8 革命文物

2.3 口述类

2.3.1 民间历史传说

2.3.2 历史歌谣

2.4 人力资源类

2.4.1 古代人物

2.4.2 近代人物

2.4.3 现当代人物

2.5 网络电子数字类

第三章 乡土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3.1 有助于补充历史统编教材,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

3.2 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3 有助于弘扬乡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3.4 有助于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第四章 乡土史在开发与初中历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应试教育体制起支配作用

4.2 政策规划笼统,不具体

4.3 时间缺乏保障

4.4 教材缺乏,编撰滞后

4.5 开发与应用难以获得社会上的支持

第五章 乡土史开发与应用的原则与措施

5.1 乡土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应用的原则

5.1.1 多样性

5.1.2 可行性

5.1.3 选择性

5.1.4 主次性

5.1.5 实践性

5.2 乡土史开发与应用的措施

5.2.1 强化制度保障

5.2.2 多渠道开发与应用

5.2.3 强化对任课历史教师的培训

5.2.4 在考试评价制度上适当重视

5.2.5 开辟历史第二课堂

5.2.6 在历史课堂中穿插讲述乡土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我国新一轮的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幅员辽阔,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各具特色,造成丰富多彩的乡土史,因此,不同乡土史的利用成为一大亮点。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的资源,也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资源。辉县市的历史悠久,为历史教师运用乡土史教学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为初中历史教学增添了活力,也有利于推动历史课程改革。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就辉县市苏门中学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史的开发利用加以研究和探索。
  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在绪论部分叙述了论文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从乡土史的分类对辉县市的乡土史加以简单介绍。辉县市的乡土史大致上分为文本类、实物类、口述类、人力资源类和网络资源类,等等。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乡土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乡土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补充历史统编教材,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弘扬乡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有助于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第四章论述了乡土史开发与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现今应试教育体制限制了乡土史的开发与应用;其次是政策规划笼统,不具体;时间没有保障;乡土史教材缺乏,编撰滞后;乡土史的开发与应用难以获得社会上的支持;开发乡土史的经费来源比较困难。
  第五章论述了乡土史开发和应用需要掌握的原则与措施。乡土史开发与应用需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有:多样性、可行性、选择性、主次性、实践性。乡土史开发与应用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多渠道开发与应用、强化对任课历史教师的培训、在考试评价制度上适当重视、考察历史遗址和古迹、开辟历史第二课堂教学。
  在结语中,笔者认为开发与应用新的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乡土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线历史任课教师,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