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6h】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

2.1 心理健康概念及标准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2.3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够科学

3.2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3.3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够合理

3.4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够丰富

第四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4.1 提升思想品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

4.2 明确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

4.3 合理安排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4 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4.5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4.6 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悲剧屡屡发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不仅需要国家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共同付出艰辛的努力。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做了重大改革。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心理健康知识内容的加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已经成为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学科载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结合课程中相关心理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当前的现状下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更有效地开展。本课题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以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理念、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站在思想品德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六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思想品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二是明确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三是合理安排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四是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五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六是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切实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精髓,并且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国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才能够落到实处。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深刻阐述、论证了学科教学中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还针对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们的理论为本课题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前,从教师角度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专著还不是很多,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能为一线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