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以诸城市明诚学校为例
【6h】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以诸城市明诚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内容

1.6 研究的方法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2.1 诸城市明诚学校的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课程设置

2.2 诸城市明诚学校的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课程实施

2.3 诸城市明诚学校的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课程评价

第三章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分析

3.1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现状问卷结果

3.2 受调查各小学相关人群的调查结果

3.3 当前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提升改进策略

4.1 明确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形态

4.2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内容

4.3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实施

4.4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评价

结语

附录

附录A 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查表(教师问卷)

附录B 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查表(学生问卷)

附录C 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查表(家长问卷)

附录D 明诚学校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华夏儿女的内在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基地,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阵地。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尚处于一种无序的群众式探索性实践状态。多数学校对传统文化持好奇心理及从众心态,跟着感觉走的成分较多,审慎思考论证的成分较少,课程的定位不明。对于课程的具体架构问题,许多学校缺乏认真的思考、研究、论证和推敲,更没有形成理性的、大致统一的理念。中小学校如何构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多快好省地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着力研究本地区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现状,目的在于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创新、系统、全面性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解决小学阶段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诸城市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教育现状与明诚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两个维度入手,对本地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做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探索。经调查分析,本地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施存在课程开设校际层面参差不齐,课程开设良莠不齐,课程建设体系不完善,教师、学生及家长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不一等问题,因此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诸城市明诚学校在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做了实践与探索,其依据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激发学生潜在的自我教育意识,先后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金石文化课程、传统体育游戏课程、电影课程、种植课程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育人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研究实践较为深入,作为范例具有较强模范作用。本文重点以诸城市明诚学校的教育实践为案例,以探寻积极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对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做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