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6h】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必要性: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1.2 借鉴性: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堪称典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

1.3.3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的研究

1.4 关键词界定

1.4.1 创业教育

1.4.2 创业教育课程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6.1 重难点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2.1 课程目标

2.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2 课程内容与结构

2.2.1 学科课程与教学方法

2.2.2 活动课程与实施途径

2.3 课程设置原则

2.3.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2.3.2 创业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2.3.3 系统化与模块化相结合

2.3.4 开放化与信息化相结合

2.4 课程评价

2.4.1 课程层面

2.4.2 教师层面

2.4.3 学生层面

第三章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3.1 组织管理机构保障

3.2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生态系统保障

3.2.1 大学:核心助推器

3.2.2 政府:基础平台

3.3.1 政府资助

3.3.2 企业、机构资助

3.3.3 学校资助

3.4 师资保障

3.4.1 教师队伍结构

3.4.2 运行机制

第四章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4.1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局限

4.1.1 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存在功利化倾向

4.1.2 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剥离

4.1.4 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不健全

4.1.5 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制不完善

4.1.6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较薄弱

4.2 改进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4.2.1 设置明确合理的“广谱式”课程目标

4.2.2 建立全覆盖、分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4.2.3 创建多元化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方法和学习模式

4.2.4 完善创业教育的“三螺旋”生态系统

4.2.5 构建规范完整的模块化课程评价体系

4.2.6 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建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引导高校发展创业教育。时至今日各类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创业教育也被寄予厚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但是高校在推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浮躁且功利的举措,致使创业教育课程不免存在“千校一面”、“碎片化”、“庸俗化”等痕迹,难以支撑预期宏愿。一方面,国家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力不从心,现有的发展模式遭受质疑。我国创业教育需要以更加开放、理性的眼光,审视他国先进经验并为我所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作为“引领式”创业型大学的领袖,沐风栉雨六十余载,建立的创业教育课程堪称典范,值得我国借鉴。因此,从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与保障等方面,多维度探索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基于大课程观建构的,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就其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进行剖析,初步呈现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的外在轮廓。再解构其组织机构保障、“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生态系统保障、资金来源保障、师资保障四个方面,尝试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得以有序高效运行的内部机制。
  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尝试发现不甚完善之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存在功利化倾向;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剥离;创业教育课程具有精英化痕迹;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制不完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较薄弱。创业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处理好自身独立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处理好课程自由延展与融入区域产业集群的关系。结合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创业教育的特征,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改进思路。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设置明确合理的“广谱式”课程目标;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创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实施体系;完善创业教育的“三螺旋”生态系统;构建规范完整的模块化课程评价体系;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