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念孙诗经小学研究
【6h】

王念孙诗经小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及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引 论

本论上

本论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王念孙是乾嘉学派的大师,是小学泰斗,也是经学巨擘,他对《诗经》的研究相当深入、广泛,对当时及后世研究《诗经》学者有相当大的影响。学术史上对王念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和训诂学上,对王氏诗经小学关注的主要是其具体考证成果,对其研究本身做研究的并不多,而且往往只以《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为依托,父子合论,有些研究又不以《诗》学为旨归。王念孙在《诗》学史上远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王氏诗经小学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有助于理清《诗》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确定王氏在《诗》学史和训诂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主要以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高邮王氏五种为依托,搜剔爬梳,排比归纳,从研究内容、《诗》学精神、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学术影响五个方面对王念孙诗经小学进行考察。王氏《诗》学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诗序》、诗旨、诗韵、体例、词义训释、名物考释、文字考订、三家诗佚文等。其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内证和旁证两部分。内证包括文字、句式结构和体例修辞等。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加上有些词要反映一定的具体事物,所以相应地有校勘求义、因声求义、逻辑求义和实证求义。王氏善于通过诗旨和上下文的诗义确定训诂对象的具体含义。此外还有修辞求义和常识求义的方法等。旁证包括故训和今说。故训包括古训、用经改字、引用和人名;征用今说实即博考通人之说。 其《诗》学精神集中表现为实事求是,重证据,重文本,尚独立,反对主观主义和门户之见。在事实求是精神的指引下,王念孙深入研究《诗经》及其时代语言自身的的规律,发现了《诗经》章法、用韵、句式结构等方面的体例以及语言、语言符号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于诗经小学的研究,已经具备了系统的观念。王念孙诗经小学的精神与方法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诗经》学者如陈奂、马瑞辰、胡承珙、陈乔枞、苗夔、王先谦、闻一多、于省吾等。 当然,王念孙系统的观念尚未达到系统论的高度,在训诂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王氏诗经小学词义研究与因声求义的方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由于王念孙治学贵通,重在透过字形的限制,揭示同源关系,而不注重词汇意义引申线索的梳理,王氏诗经小学词义研究显得缺乏系统性,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因声求义的方法颇有主观任意之讥,但这种看法并不客观。王氏高倡实事求是精神,绝无师心自用的故意,其问题应该向其语音体系上追溯,而语音体系的构建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绝非主观任意四字可以定案的。 王念孙诗经小学的精神与方法既有时代性,又有先进性,影响了当时一些著名的学者,于现代《诗》学亦有膏泽之功,《诗》学史应给予足够的尊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