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吕思勉高级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编纂研究——兼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比较
【6h】

吕思勉高级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编纂研究——兼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近代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研究

(二)吕思勉《本国史》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吕思勉个人生平与本国史教科书编纂动因

一、吕思勉早年生平及求学经历

二、教学、学术研究与教科书编纂动因

第二章 吕思勉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编纂研究

一、民国历史课程标准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二、考据学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三、新史观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四、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第三章 吕思勉高中本国史与当代高中中国史教材编纂比较

一、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纂

(一)新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观取向

二、新课标下中国史教材与吕著高中本国史编写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教科书前言的比较

(二)关于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比较

(三)关于教科书内容的比较

(四)关于教科书辅助系统的比较

三、吕著高中本国史对当今新课标下教科书编纂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关吕思勉先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而全面考察其教材编写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发掘,尤其是结合新形势下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当勇猛精进,持之以恒。
  早年的吕思勉秉承家门学风,在其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渐培养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之后受益于父母师友的帮助,十五岁就开始接触正史,在史学上用功颇深。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他也很快地成为一名出色合格的文史地教育家,从小学教师起步,历经职业学校、中学、大学等,如此丰富圆满的教育生涯点缀了他大半个人生。期间,他也随顺因缘,承担起教科书的编纂工作,为当时乃至后来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无论作为文史地教育家,还是学术家,抑或是编辑出版家,他都是欣然乐往的,三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也共同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亲的学人风采。
  民国时期,随着新学制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各学科教科书也紧跟大政方针,及时做出调整,适应社会需要。吕著高中本国史也不例外,尤其是1934年编写的高中本国史。此外,在吕思勉编纂的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史事考据,他的治学依然受到清代乾嘉学派的影响,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不拘泥于清代考据学,它是开放的,积极进取的,注意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理论成果。吕思勉的史学思想是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芽生根的,在国内受到过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影响,而对于国外的思想也多有借鉴和创新,比如:兰克史学、进化史观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除了课程标准和史观选取外,吕思勉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对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亦是处理地非常恰当合理,而这一切都是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密不可分的。
  步入21世纪,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当代高中中国史教材编纂在课程性质的定位、三维目标的建立、课程结构的布置、教学观念的转变上都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编纂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尽管在史观选取上注意吸收当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除了唯物史观外,还有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等,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总体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突破和改进的地方依然很多。这也需要我们从民国时期前人编纂的已有成果中汲取养分,不断内省,反思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