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培养策略研究——以郑洛部分教师为例
【6h】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培养策略研究——以郑洛部分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一、 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章 教学反思智慧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状况

二、教学反思状况的数据分析

三、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分析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培养策略

一、优化培养教学反思智慧的途径

二、采用新型反思技术

三、重视地理学科地位

四、整合ALACT反思模式与课例研究

五、构建教学反思评价体系

六、继续教育中渗透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培养策略研究

附录B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培养策略研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第四部分明确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目标,阐述了教师队伍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引路人,在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跟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而教师个体自觉专业化需要自身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断进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教师对教学各个方面、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的重新认知,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中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之一。因此,如何优化教师反思理念、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教师反思智慧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反思并不是单纯的思考。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行为、体验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和不断反复的实践论证。教学反思,是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对其课堂教学、自身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审视与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的个体行为。当前关于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的研究不断增多,理论研究较多,缺少基于数据调查的实证研究、有效的反思技术和切实的应对策略,对于将教学反思提升到智慧层面的相关文献也较为匮乏。哪里有教育,哪里就需要智慧。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努力做出一些探讨。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较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反思智慧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对有关教学、学生和个人等方面的观念和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批判,形成正确反思意识并积极实践,从而促进教学及其专业成长的一种综合能力。概括了教学反思的内容,归纳出教学反思智慧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在批判理论、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洛阳市和郑州市十七所高中的81位地理教师的调查与访谈,从教学反思的认识、动因、影响因素、途径、内容、反思时间、学科地位对教学反思的影响和反思评价等维度做出数据分析。分析发现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认可;②教师对教学方面的反思各有侧重;③对学生和自身发展的关注度较为欠缺;④教师集体反思氛围有待优化;⑤地理学科地位对教师教学反思存在一定影响;⑥新型教学反思平台没有得到充分应用;⑦教学反思缺乏连贯性,行为跟进不及时。
  任何一种策略的提出,其真正意义在于优化相关理念,并指导实践。本文致力于发现高中地理教师反思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可行性措施:①拓宽教师反思途径,提倡教师与自身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同伴对话、与理论对话、与技术对话;②采用新型反思技术,提出教学日志法+教学审计技术和角色模型法+同伴观察技术等教师反思技术;③重视地理学科地位;④整合ALACT反思模式与课例研究;⑤建立教学反思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和学校评价三个层面;⑥继续教育中渗透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这些措施有助于教师走出传统教学反思体系,切实关注实践反思,对于培养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概括了教学反思智慧的概念;提出了实践性策略包括集体反思和自我反思的有效技术、整合ALACT反思模式与课例研究。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例如,对于数据尚需进一步挖掘,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等。
  本研究力求探寻教师教学反思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培养教师教学反思智慧的可行性策略,使教师教学反思智慧唤醒地理课堂,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这是课堂教学重焕活力的契机,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理路选择,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