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魏晋《杂诗》研究
【6h】

魏晋《杂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第一章 魏晋《杂诗》的概况

第一节 《杂诗》释义

一、古今学者对《杂诗》的界定

二、《杂诗》的诗体研究

第二节 魏晋《杂诗》的发展

一、萌生期

二、成型期

三、深化期

第二章 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

第一节 行役思乡的哀愁

第二节 羁束戎旅的慷慨

第三节 孤影无和的寂寞

第四节 高志未骋的痛苦

第五节 陶觞为乐的超脱

第三章 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

第一节 抒情区间

第二节 抒情方式

第三节 抒情色彩

第四章 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心理描摹

第二节 节令时序

第三节 意象使用

结语 魏晋《杂诗》的文学史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展开▼

摘要

“杂诗”作为《文选》二十四类诗歌中收录数量最多的一类诗歌,是我国古代抒情诗歌成熟的标志之一。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魏晋时期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共58篇,其中以曹植《杂诗》七首、张协《杂诗》十首和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为代表,这些《杂诗》多数作于诗人人生后期,是其真情实感的抒发,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为后世文人抒情诗歌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将魏晋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结合历史背景,运用文本细读、纵向比较等方式方法展开研究,以期探究其独特的诗体特征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以及其在我国古代抒情诗歌传统中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概况。第一节通过对古今历代文献资料的梳理,从中查找与“杂诗”相关的记载,综合各家看法,确定魏晋《杂诗》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进而限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即魏晋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第二节主要从纵向发展来分析魏晋《杂诗》的发展过程,汉末是其发展的萌生期,建安时期逐渐成型,两晋时期深入发展,着重展现魏晋《杂诗》在不同时期的同异变化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诗体特征。
  第二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魏晋诗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自身生活经历不断丰富,因此,《杂诗》内容题材不断拓展,形成其多样的内容抒写,这也是《杂诗》“兴致不一”的外在表现。本章主要从行役思乡的哀愁、羁束戎旅的慷慨、孤影无和的寂寞、高志未骋的痛苦和陶觞为乐的超脱五个方面来分析魏晋《杂诗》的主要抒写内容,并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诗人内心复杂的真实情感。
  第三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抒情的纯粹性是魏晋《杂诗》的核心诗体特征,诗人以情感为全诗的统摄,在抒情区间、抒情方式和抒情色彩上共同形成了魏晋《杂诗》独特的抒情特征。魏晋《杂诗》抒情区间主要表现在“我”与故乡、“我”与“远方”和“我”与“南山”以及“我”与“岁月”四个方面;抒情方式主要集中表现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充分体现出魏晋《杂诗》感物而发、遇事即言的特征;抒情色彩则多表现浓郁的悲情色彩,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造成诗人内心苦闷无奈的悲情,而《杂诗》成为他们抒发悲情的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魏晋《杂诗》作为魏晋诗人情感抒发的主要诗歌门类,其诗歌的艺术表现为后世抒情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细腻的心理描写、敏感的节令时序以及丰富的意象借用共同形成了魏晋《杂诗》独特的艺术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