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归因理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6h】

归因理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1.1生物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1.2国内外生物学课程改革趋势

1.3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4运用归因理论完善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势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2.1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

2.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

2.3归因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

2.3.1海德的“协变原则”(Covoriation principle)

2.3.2凯利“三维模型”

2.3.3罗特的“控制源”理论

2.3.4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

2.3.5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3.1问卷的设计

3.2调查目的

3.3调查对象

3.4结果与分析

3.4.1调查结果

3.4.2调查分析

第四部分对应策略

4.1了解学生实验学习的归因风格

4.2根据学生的归因特点完善生物实验教学

4.2.1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4.2.2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4.2.3加强学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2.4优化学生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

4.3.1开展归因讲座,学会正确归因

4.3.2利用思维循环的形式进行归因指导

4.4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归因训练

4.4.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4.2对失败进行归因

4.4.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第五部分实验研究

5.1变量的选择

5.2样本的选取

5.3小组的划分

5.4实验程序

5.5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六部分讨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归因就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归因理论在社会各实践领域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教育是应用归因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生物学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和支柱,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和新规律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实验教学一直以来就是生物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面入手,在学习和研究归因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之上,探讨利用归因理论对生物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影响,从而使生物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该部分对生物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生物学课程改革趋势、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归因理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等内容展开论述。 第二部分:理论探讨。该部分介绍了教学最优化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归因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 第三部分:调查研究。该部分在初中生实验学习归因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初中学生生物实验学习的归因特点,对初中生生物学习归因的性别特征和年级特征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对应策略。该部分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了实验教学策略包括了解学生实验学习的归因倾向;根据学生的归因特点设计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归因指导和归因训练。 第五部分:实验研究。该部分介绍了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班进行的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学实验设计、实验变量的控制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等过程对两组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归因理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六部分:讨论。该部分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理性的回顾与反思,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