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抱朴子外篇》社会与文学思想研究
【6h】

《抱朴子外篇》社会与文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与儒

第一节葛洪生平

第二节儒道思想的冲撞与融合

一道本儒末

二尊道贵儒

三评道扬儒

第二章《外篇》思想及其社会价值

第一节评议世务

一君道臣节

二刑礼并用

三隐逸之功

四兴儒教以救微言

五立德立言

六讥俗议政

第二节可贵的人才观

一贵贤任能

二考察得失

三学以成才

四修名考行

五选才标准

六扬长避短

七选拔制度

第三章《外篇》的文学特征

第一节文学思想

一文德并重

二今胜于古

三注重文学批评

第二节骈化倾向

一对偶为主

二大量用典

三文多藻饰

四多用韵语

第三节论辩艺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中国道教史上,葛洪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将葛洪作为一个在道教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进行综合研究,并出现了很多著作。在此基础上,围绕葛洪及《抱朴子》的研究日益深入,葛洪生平、儒道观及其思想渊源、《抱朴子》的哲学和宗教思想、政治和伦理思想、人格理想和隐逸思想、养生和医学思想乃至文学主张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仍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探讨。 本文将结合他的生平以及魏晋时期特定的历史现状,就其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作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探究其主要思想见解--评议世务、人才思想、文学见解诸方面的社会价值。在葛洪的“道”中,儒家的伦理道德也在其中起着一定作用。葛洪对“道家之教”给予高度评价,他所说的“道家之教”实际上兼有儒、墨、名、法之长。葛洪在进一步论述“道”的含义时,就将儒家仁义之道包含了进去,将儒家的“仁义”思想纳入道家思想的体系。人才思想方面,《外篇》议论的范围,涉及到贵贤任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贤能成功的因素和条件,对选贤任能的意见,以及对汉以来历朝用人制度的批判等等。这种以如此大量的篇幅,从各个方面探讨人才问题的作法,在古代子书中是少有的,它显示出葛洪在人才方面的一些可贵思想。对当时及以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学思想方面,可以用“今胜于古”“文德并重”“注重文学批评”三点来概括。同时《外篇》的骈化倾向和极具说服力的论辩艺术,也展示出葛洪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