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作记忆广度与多重目标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6h】

工作记忆广度与多重目标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文献综述

1.1 工作记忆广度与语篇阅读

1.1.1 工作记忆及其广度

1.1.2 工作记忆广度与阅读理解研究现状

1.2 目标因素与语篇阅读

1.2.1 情境模型

1.2.2 目标维度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

1.3 阅读中的眼动研究

1.3.1 西方阅读眼动研究

1.3.2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1.3.3 眼动指标

2 问题提出

3 实验

3.1 实验一

3.1.1 实验目的

3.1.2 被试

3.1.3 研究工具

3.1.4 实验材料

3.1.5 实验设计与程序

3.1.6 结果与分析

3.1.7 寸论

3.2 实验二

3.2.1 实验目的

3.2.2 被试

3.2.3 研究工具

3.2.4 实验材料

3.2.5 实验设计与程序

3.2.6 结果与分析

3.2.7 讨论

3.3 实验三

3.3.1 实验目的

3.3.2 被试

3.3.3 研究工具

3.3.4 实验材料

3.3.5 实验设计与程序

3.3.6 结果与分析

3.3.7 讨论

4 综合讨论

4.1 目标个数对阅读的影响

4.2 工作记忆广度目标个数对阅读的影响

4.3 语篇阅读中高低广度读者的不同加工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s),是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语篇所描述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推理或演绎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微观世界,即对语篇内容的体验和理解。Knitsch认为,对语篇成功理解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完善的深层表征,即情境模型。1995年Zwaan等人提出事件标记模型(Eyent—indexing model),对情境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理论指出,事件是情境模型的焦点,包含多个维度:空间(spatial)、时间(time)、因果(causation)、主体(protagonist)、目标(goal)等维度,读者可以依据任何一个或多个维度形成关于语篇中事件的情境模型。
   本研究采用混合实验设计研究语篇含有不同目标个数时对阅读的影响。以高低广度和语篇所含目标数为自变量,以被试对目标词的再认反应时为因变量。并且利用眼动仪记录自然阅读过程,从而分析不同广度的被试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方式。
   实验一,采用崔耀(1996)编制的测量工作记忆广度的阅读材料,筛选高阅读广度和低阅读广度的被试,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采用自编语篇材料,考察高低广度的被试在阅读含有多少个目标的语篇时达到阅读广度的加工极限?工作记忆广度不同对语篇中所含目标数增加会不会反应不同?
   实验二,考察在固定语篇长度的情况下,语篇所含目标的数量是否仍然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
   实验三,借助眼动仪,考察在语篇长度一致,且所含目标个数超过工作记忆极限(高低广度均如此)时阅读中的加工过程。将语篇中开头、中间和末尾处的目标句划分为兴趣区,比较各兴趣区内的注视时间,回视时间,并以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眼跳幅度为依据,推测高低广度读者阅读过程中信息获得的差异。
   结果表明:(1)语篇理解中目标个数会影响阅读效率。表现为在含有一个目标到三个目标时,被试对于目标词的反应时不断增加。在超过三个目标时,反应时变化趋势改变,证明语篇含有三个目标是目标数量的转折点。高广度者与低广度者变化趋势不同。(2)在相同的语篇长度下,目标数量依然左右着阅读效率。就是说阅读不受语篇长度的影响,而受其所含的目标,即文章复杂程度的影响。在三个目标水平上转折,高低广度者此后变化趋势一致。(3)阅读过程中,高低广度者使用的加工方式不一致,低广度者策略性的增加注视时间用并列加工的方法获得信息;高广度者反而在复杂的语篇中采用系列加工的方法获得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