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对儿童教育的辅助作用
【6h】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对儿童教育的辅助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起源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课题的创新性

第二章 儿童的特征与环境设计的关系

2.1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幼儿身体尺度

2.1.1 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

2.1.2 儿童的空间感受特点

2.1.3 儿童身体尺度

2.2 儿童的行为特征

2.3 儿童行为与环境熏陶的关系

2.3.1 环境熏陶的相关概念

2.3.2 环境对儿童行为的熏陶作用

2.3.3 儿童行为对环境设计的需求

2.4 儿童对环境的认识和介入

2.4.1 儿童对环境的认识

2.4.2 儿童对环境的介入

第三章 幼儿园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

3.1 国内与幼儿园环境设计相关立法、规范及现状

3.2 国外与幼儿园环境设计相关立法及现状

第四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原则

4.1 满足幼儿需求的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4.1.1 创造自由思维的空间环境

4.1.2 鼓励运动的空间环境

4.1.3 培养能力的空间环境

4.1.4 提供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

4.2 幼儿园整体性环境设计原则

4.2.1 客观性原则

4.2.2 安全性原则

4.2.3 自由性原则

4.2.4 趣味性原则

第五章 幼儿园室内主要空间环境设计

5.1 幼儿园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5.1.1 室内空间组成

5.1.2 室内空间的特性

5.2 室内生活用房的空间处理手法

5.2.1 活动区界线处理

5.2.2 活动区界面处理

5.2.3 室内活动区的颜色处理手法

5.2.4 门窗

5.3 寝室

5.4 卫生间

5.5 厨房、餐厅

5.6 功能教室

第六章 幼儿园室外主要空间环境设计与室内外间的关系

6.1 环境的基本组成

6.1.1 基地的选择及面积指标

6.1.2 幼儿园内总区域的划分布局

6.1.3 入口

6.1.4 室外活动场地

6.2 室外环境设计的具体内容

6.2.1 地形

6.2.2 地面铺设

6.2.3 道路设计

6.2.4 戏水区

6.2.5 戏沙区

6.2.6 种植园

6.2.7 养殖园

6.2.8 游戏器械

6.2.9 园内设施

6.3 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具体措施及设计案例分析

7.1 解决现存问题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7.1.1 空间形式的富于变化性、整体性

7.1.2 空间环境的安全性

7.1.3 在玩耍中融入大自然

7.1.4 劳动能力的培养

7.1.5 环保观念的熏陶

7.2 案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国家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必将面临新生儿数量增加的状况,幼儿数量上的激增推动幼儿园建园数量和教育水平的变化。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的安全性和创新性,在今后几年内必将有所突破。
  本文以幼儿生理与心理特征、儿童的身体尺度等方面作为理论基础,以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作为支撑,从室内和室外两个方向分别谈环境空间设计的要求和改善。能够让幼儿园设计在观念和设计细节上有所发掘,能够更好的处理设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熏陶教育的出发,研究幼儿园环境设计的辅助功能,让幼儿园更适合孩子。本文主要从亲近自然,家务劳动,安全教育这几个点,体现出环境设计对于幼儿熏陶教育的辅助作用。
  通过环境设置,让孩子在更适合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把当前年龄段智力开发,生活习惯培养,音体美启蒙都融入到生活中去教育,争取做到“无为而治”。通过环境创设,对家长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理念熏陶,让孩子成长环境更宽松,成长氛围也更轻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