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物学多课型微课:设计·实录·探讨·反思
【6h】

高中生物学多课型微课:设计·实录·探讨·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Ⅰ 研究缘起

Ⅱ 研究现状

Ⅲ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Ⅳ 研究新意

Ⅴ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Ⅵ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多课型微课的相关概念释析

1.1 微课

1.1.1 微课的概念

1.1.2 微课的特点

1.1.3 微课的不足

1.1.4 微课的分类

1.2 课型

1.2.1 课型的概念

1.2.2 课型的分类

1.3 高中生物课型

1.4 高中生物多课型微课

1.4.1 新授课微课的界定

1.4.2 实验课微课的界定

1.4.3 复习课微课的界定

1.4.4 讲评课微课的界定

1.4.5 习题课微课的界定

第二部分 高中生物微课制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范围及人群

2.3 调查工具

2.3.1 调查问卷的形成

2.3.2 访谈提纲的形成

2.4 调查过程

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2.6 调查结论

第三部分 高中生物学多课型微课的设计

3.1 设计的理念

3.2 设计的原则

3.2.1 共有原则

3.2.2 专有原则

3.3 设计的流程

3.4 设计的案例

3.4.1 多课型微课案例1《光合作用》

3.4.2 多课型微课案例2《减数分裂》

3.4.3 多课型微课案例3《生态系统》

第四部分 高中生物学多课型微课的实录

4.1 实录的准备

4.1.1 实录内容的选择与准备

4.1.2 实录技术的选择与准备

4.2 实录的要领

4.3 实录的过程

4.4 实录的样态

4.4.1 新授课微课实录的样态

4.4.2 实验课微课实录的样态

4.4.3 复习课微课实录的样态

4.4.4 讲评课微课实录的样态

4.4.5 习题课微课实录的样态

4.5 实录的脚本

4.5.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光合作用》脚本

4.5.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减数分裂》脚本

4.5.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三册《生态系统》

第五部分 高中生物学多课型微课的探讨

5.1 多课型微课的分课型探讨

5.1.1 新授课微课探讨

5.1.2 实验课微课探讨

5.1.3 复习课微课探讨

5.1.4 讲评课微课探讨

5.1.5 习题课微课探讨

5.2 多课型微课的体系化探讨

第六部分 高中生物学多课型微课的反思

6.1 多课型微课的设计“三不可”原则

6.2 多课型微课的开发力量有待挖掘

6.3 多课型微课的结构架设尚需调研

第七部分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微课又叫“微课程”,通过研读黎加厚教授的文章《微课的含义与发展》,我们发现:“微课程”是一种微小课程,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一而简短,时间往往少于10分钟。
  “微课”这个名词,五年前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近几年,微课设计和制作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大中院校教师的关注,一线教师开发微课的热情空前高涨。
  然而,经过进一步深入的调研,我们很快发现:现在的“微课”大多生于功利,浮于表面,一线教师设计并制作一节或少数几节微课,往往是为了教学评比、学校规定、经济报酬等等利益原因,很少是由于教学需要,应用的效力如何更无从谈起。课堂依旧是传统的课堂,课余仍然是传统的课余,制作出的“只言片语”的微课,在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地利用起来,更没有被广泛的利用起来。与之相伴随发生的是,这种背景下制作出的微课质量上良莠不齐,体系上孤立零散,甚至理论上脱离实际。
  事实上,这完全违背了“微课”的兴起和发展的初衷。微课就是要面对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实现高效的独立学习,是要真正成为学生常规学习的辅助手段的,因此微课必须为教学服务,微课与传统教学体系的结合势在必行!
  鉴于当前微课的首要问题是脱离实践和缺乏体系,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只能是尽快实现微课与传统课程的对接和开发,尽快完整制作全课程体系的微课,方便师生系统使用。笔者认为创新性地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多种课型开发微课并推广使用,可以切实落实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高中生物多课型微课分为五种:新授课微课、实验课微课、复习课微课、讲评课微课、习题课微课。其设计原则可分为共有原则和专有原则:共有原则,分别是生本性、实用性、普适性、科学性、交互性、趣味性、异质性、协作性;专有原则,新授课课型应具有激趣性和拓新性,实验课课型应具有操作性和示范性,复习课课型应具有整合性和凸现性,讲评课课型应具有点拨性和评价性,习题课课型应具有引导性和反馈性。
  研究过程中,通过较为广泛而科学的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进行多课型微课的设计并实录,针对选定的每册一个的教学案例初步形成靶向互补、内容合理的多课型微课体系。之后通过对多课型微课体系进行分课型探讨和反思,对不同课型微课的设计难点提出解决建议,对不同课型微课的功能界定更加明晰、准确,对多课型微课体系的开发有了更成熟的认识和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