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特征及自主神经调节作用的研究
【6h】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特征及自主神经调节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流动儿童概述

1.1.1 流动儿童定义

1.1.2 流动儿童的特点

1.1.3 流动儿童问题的影响因素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心理弹性概述

1.2.1 心理弹性的定义

1.2.2 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1.2.3 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自主神经功能概述

1.3.1 自主神经系统

1.3.2 心率变异性

1.3.3 心率变异性的测量

1.3.4 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实验设计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目的与假设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一:问卷调查研究

2.4.2 研究二:实验室研究

2.4.3 研究的总技术路线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一结果与分析

3.1.1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心理弹性差异比较

3.1.2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适应的差异比较

3.1.3 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3.2 研究二结果与分析

3.2.1 应激条件对认知任务的影响

3.2.2 四组被试在认知任务上的差异表现

3.2.3 自主神经系统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关系的讨论

4.2 应激对认知反映的影响

4.3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5 总结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发达地区。虽然我国目前正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依然存在。随着农民工的不断涌入,“农民工子女”问题逐渐演变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即“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多次社会适应和身份歧视,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流动儿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和平时期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寻求流动儿童的心理干预机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刻不容缓的,也是每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切入点,深入调查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对心理弹性是否有调节作用,希望从提高流动儿童迷走神经张力的角度找到改善流动儿童现状的一些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
  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心理弹性水平和社会适应水平上,流动儿童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主要体现在同伴支持、学校参与、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在自主学习和环境满意度上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差异同样显著。
  (2)通过给被试提供一个应激条件,再让被试进行认知实验的双任务实验范式,证实了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更好的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流动儿童在极其不利的生活条件下依然表现良好。
  (3)用生理多导仪测量被试的心电,分析被试的心率变异性,发现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迷走神经张力更强,具体表现为静息状态下,高心理弹性组的时域指标RMSSD和频域指标HF显著高于其他组。而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有很多,如运动、放松训练等,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高那些适应不良的流动儿童的迷走神经张力进而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