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教师管教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以河南省滑县为例
【6h】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教师管教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以河南省滑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概述

1.1.1 农村留守儿童

1.1.2 广义隔代教养的定义与类型

1.1.3 隔代教养形成原因的研究

1.1.4 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特点

1.1.5 隔代教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1.2 家庭教养方式的理论与相关研究

1.2.1 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1.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1.2.3 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关系

1.3 教师管教方式的理论与相关研究

1.3.1 教师管教方式的定义

1.3.2 教师管教方式的类型

1.4 亲社会行为理论相关研究

1.4.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1.4.2 亲社会行为的类型

1.4.3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相关理论

1.4.4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现状探讨

2 问题的提出

2.1 研究背景与动机

2.2 研究目的与问题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2.1 日常亲社会行为量表

3.2.2 家庭教养态度问卷

3.3.3 教师管教方式量表

3.3 统计方法

3.3.1 描述统计

3.3.2 T检定

3.3.3 Pearson积差相关

3.3.4 阶层回归分析

4 研究结果

4.1.1 受访学生的背景资料分析

4.1.2 受访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4.2.1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现状分析

4.2.2 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

4.2.3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4.3.1 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师管教方式的差异

4.3.2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与教师管教方式的相关

4.3.3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4.3.4 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师管教方式的相关

4.3.5 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4.4 教师管教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预测性

4.4.1 教师管教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照行为的预测性

4.4.2 教师管教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救助行为的预测性

4.4.3 教师管教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合作行为的预测性

4.4.4 教师管教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预测性

5 分析与讨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讨论与分析

5.3 研究建议

5.3.1 对于家长的建议

5.3.2 对于乡村学校教师的建议

6 研究不足与设想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2016年春节结束,一篇“如何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成为焦点,全国再次掀起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潮。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者越来越多,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迫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及亲戚监管,成为农村小学一种普遍的现象。通过对河南滑县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比例较大,据统计,留守学生占了学生人数的60%多,他们相比于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往往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留守儿童为对象,旨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养方式、教师管教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提出三项假设:假设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假设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教师管教方式有关;假设三,控制家庭教养方式后,教师管教方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仍有显著的预测性。
  本研究以河南省滑县老庙乡七所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为对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越采取开明权威的的教养方式,则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越高;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并无显著关联。
  (2)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与女生在关照行为、救助行为、合作行为与整体亲社会行为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3)控制家庭教养方式的后,教师管教方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仍有显著的预测性。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讨论建议,以供家长、农村学校老师及未来研究者作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