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artter综合征和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基因诊断
【6h】

Bartter综合征和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基因诊断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Bartter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和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临床共同特征为低钾血症、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但血压正常范围。肾组织病理学提示肾小球旁器增生和肥大为特征。低尿钙、低镁血症是临床上GS区别于BS的主要特点。基因测定为诊断BS及GS的金标准。本研究分析比较BS和GS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基因诊断及治疗和预后等,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信息。 目的:总结BS和G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测定、诊治经过,探讨两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为正确鉴别两者提供依据。 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5.1-2016.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及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成人Bartter综合征和Gitelman综合征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 2.实验室检查:收集入院后所测定的血、尿电解质、血气分析、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水平等相关检查指标及双肾彩超、CT的检查结果。 3.基因检测:7例患者均做CLCNKB基因测序,明确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位点,1例患者复诊对其进行了SLC12A1、KCNJ1、CLCNKB、BSND及SLC12A3等基因测序。 4.治疗:7例均给予补钾及吲哚美辛治疗,观察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5.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7例患者均为成年起病,其中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2例合并心悸、胸闷,1例合并抽搐,1例四肢肌痛、麻木伴低血镁、低尿钙。临床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钾、低血镁、代谢性碱中毒、RASS检测均增高,而血压在正常范围。 2.基因测定:其中7例BS的CLCNKB基因未发现病理变异,1例测SLC12A3基因发现2个错义突变,其中一个错义突变是位于12号外显子上的c.1456G>A,碱基由G突变为A,编码的氨基酸(p.Asp486Asn;Het)由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另一个错义突变是位于7号外显子上的c.907G>T,碱基由G突变为T,编码的氨基酸(p.Gly303Trp;Het)由甘氨酸替换为色氨酸。后者为本研究新发现的一个突变位点。本例更正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 3.患者用药前后实验室结果对比:7例患者经给予补钾和吲哚美辛治疗后的血钾、血钙、血氯均有升高,24h尿钾和HCO3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PH有一定下降,血钠和24h尿钙升高,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立、卧位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治疗后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成人出现乏力、顽固性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立、卧位醛固酮检测水平增高而血压正常或偏低、发育迟滞时需警惕BS的可能,低血镁、低尿钙是临床上GS不同于BS的主要特点。 2.两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极为相似,很难明确鉴别诊断,基因诊断是金标准,有利于早期确诊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BS主要以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联合保钾利尿剂药物及前列腺素抑制剂等综合治疗为主;GS在此基础上补镁,应用前列腺素抑制剂后有效降低肾素及醛固酮水平,血钾明显升高,纠正碱中毒。

著录项

  • 作者

    梁萌萌;

  •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新乡医学院;
  • 学科 内分泌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志刚;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综合; 临床研究;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5:0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