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国防生差异趋同化选拔培养模式研究
【6h】

高校国防生差异趋同化选拔培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介绍

§1-3 国防生选拔培养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2-1 差异趋同化理论研究

§2-2 相关心理和行为理论应用研究分析

第三章 国防生差异特征调研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情况简介

§3-2 适用概念的界定

§3-3 国防生差异性分析

§3 4 国防生发展与管理的差异化分析

§3-5 国防生趋同性分析

第四章 国防生差异趋同化选拔培养模型的研究

§4-1 模式整体框架

§4-2 差异趋同理论的应用

§4-3 胜任力理论的应用

§4-4 期望效应理论的应用

第五章 国防生选拔培养研究分析与构建

§5-1 差异趋同化培养方式

§5-2 国防生的考核评价

§5-3 国防生的淘汰机制

§5-4 国防生的选拔及补充机制

§5-5 国防生的激励机制

§5-6 国防生的反馈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我军的人才建设也承载了新的时代要求和历史重任,高校国防生选拔培养作为我军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一个途径,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的骨干人才。虽然国防生的选拔培养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就,但其离选拔培养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国防生在部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近年来,军队不断深化改革,拓宽干部生长渠道,对国防生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本文针对我国国防生培养效能不高的现状,从国防生差异性特征入手,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国防生及其培养环境的差异现状,适应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要求,运用期望效应理论来实现引导和教育国防生达到军队胜任力的要求,既注重国防生个性的差异化发展,又能够根据军队培养目标的需要进行趋同化的引导和教育。文中运用了差异、趋同化、胜任力、期望效应等相关理论知识,改进和完善差异趋同化的选拔培养模式,对国防生的考核评价机制、淘汰机制、选拔补充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增强培养的效果,加大在校选拔的力度,营造积极的进取氛围创造条件,从而解决部分国防生在校期间没有树立献身国防、扎根边疆、奉献基层的思想,以及国防生自身存在的适应能力较弱、融入部队较慢、任职能力较低等问题。
  目前国内从国防生自身差异性角度出发研究选拔培养模式还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运用期望效应研究国防生培养方面的著述也基本上没有,所以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创新,试图构建差异趋同化选拔培养模式也是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我国国防生选拔培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能够使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更加贴近军队的实际和要求,对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的创新和改革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