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LSI铜互连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平坦化缺陷研究
【6h】

GLSI铜互连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平坦化缺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

OLE_LINK6

OLE_LINK7

OLE_LINK4

OLE_LINK5

OLE_LINK2

OLE_LINK3

OLE_LINK8

OLE_LINK9

OLE_LINK10

OLE_LINK11

OLE_LINK37

展开▼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迅速发展,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渐发展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即GLSI。目前,国际上特征尺寸为28nm/22nm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已实现大规模生产,多层金属互连层数高达10层以上,为保证最终晶圆各种参数乃至器件性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要求在每一层布线之后,都能够得到较高的晶圆表面平整度。化学机械平坦化(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CMP)是目前唯一的能够有效实现全局和局部平坦化的方法,而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所需要的CMP中,阻挡层的CMP是最终决定晶圆平坦化效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器件性能和成品率。由于阻挡层的CMP涉及到对多种不同性质材料铜、钽和介质的抛光,过程相对复杂,且抛光后易出现划伤、碟形坑、蚀坑及腐蚀等缺陷问题,这都对阻挡层的CMP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阻挡层CMP过程进行深层次研究就有了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铜、钽的电化学实验分别研究抛光液各组分对铜、钽、介质三种材料去除速率的影响规律以及FA/OⅡ螯合剂对铜的腐蚀机理及铜钽之间的电偶腐蚀问题。然后将新型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应用到12英寸铜镀膜片和介质光片以及铜布线晶圆片平坦化实验中,并对抛光后晶圆进行表面缺陷情况检测,研究FA/OⅡ螯合剂对铜和介质去除速率、速率选择比、碟形坑、表面粗糙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抛光液配比对铜和介质去除速率一致性的影响情况,最后将最好的抛光液配比应用于新的铜布线片,检测其对碟形坑和蚀坑缺陷的修正情况。结果表明:螯合剂含量增加,螯合能力增强,铜和介质的去除速率增大,碟形坑缺陷的修正能力增强;固定磨料质量分数为20%,活性剂和FA/OⅡ体积分数分别为30ml/L,0.7ml/L时,铜光片表面粗糙度最小,为2.34nm;当FA/OⅡ体积分数为0.7ml/L,Ⅰ型活性剂体积分数为60ml/L时,碱性阻挡层抛光液获得良好的速率选择比及很高的速率一致性,铜和介质的速率一致性分别为4.33%和4.76%;抛光后铜布线碟形坑低于520(A),蚀坑低于309(A),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