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霍尔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6h】

霍尔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1章霍尔姆斯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1.1学生时代

1.2任教中学和军中服役

1.3从事比较教育学研究

第2章霍尔姆斯比较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2.1霍尔姆斯比较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社会背景

2.1.2学术背景

2.2理论基础

2.2.1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反归纳法和批判“二元论”的影响

2.2.2杜威(John Dewey)“实用主义”思想和反思性思维阶段理论的影响

2.2.3韦伯(Max Webber)“理想模型”的影响

第3章霍尔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教育规划理论

3.1.1教育规划的提出

3.1.2关于教育规划的思考

3.2资料收集和分类理论

3.2.1资料收集和分类问题的提出

3.2.2资料收集和分类诸条件

3.3异域文化理论

3.3.1异域文化的提出

3.3.2对待异域文化的正确态度

3.4方法论——“问题解决法”(The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3.4.1“问题解决法”的提出

3.4.2“问题解决法”的步骤

3.4.3评析“问题解决法”

第4章霍尔姆斯对比较教育的贡献及其思想的局限性

4.1霍尔姆斯对比较教育的贡献

4.1.1编辑《世界教育年鉴》

4.1.2参与、主持国际比较教育学会及其他国际组织

4.1.3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4.2霍尔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4.2.1陷入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泥淖

4.2.2对归纳法的批判过于极端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霍尔姆斯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他在继承波普尔的演绎法和批判二元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和反思性思维理论、韦伯的“理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关于教育规划的思考、关于资料收集和分类的思考、关于异域文化的思考、以及以假设为核心的“问题解决法”,被称为最为折衷的比较教育方法论。霍尔姆斯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诸多贡献:编辑《世界教育年鉴》,参与、主持国际比较教育学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推动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但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三个世界”的理论依据使其分类法陷入唯心主义,对归纳法的过度批判会导致对一切命题都采取否定和怀疑的态度。
   本文从霍尔姆斯的生平入手,分析其比较了其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进而阐述了其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明了其思想内涵,对霍尔姆斯的贡献及思想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