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启示在荒野——生态批评下的中国当代生态小说
【6h】

启示在荒野——生态批评下的中国当代生态小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1章“大地”:安居和毁灭的冲突

1.1一个不仅有人类的世界

1.2人类的爱巢很脆弱

1.3“需要”是自然的屠夫

第2章“荒野”:遗忘和消失的主题

2.1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2.2“像山那样思考”

2.3乡土那无法忘怀的山林河海

第3章“栖居”:人诗意的生存

3.1中国生态智慧的传统

3.2为自然复魅

3.3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塑造生态人格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批评是一种本着致力于环境主义实践精神进行的关于文学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其最终目标不仅是建立一套分析“文学与环境关系”的方法,更希望通过文学批评进而转变读者的世界观。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透视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创作,试图从宏观上梳理中国生态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文本的创作脉络,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阐述生态小说创作的共同特点,对生态小说共同体现的自然生态、人的精神生态及回归自然等共通主题给予分析,从而发掘生态小说的现实意义,同时希望通过对生态小说的解读重新唤醒人对自然的尊重,重塑“生态文明”。
   本文对生态批评下的中国当代生态小说进行了评述。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生态文学的概念阐释以及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第一章“大地”:安居和毁灭的冲突,透过对小说文本的剖析,展现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归纳小说对人类征服、统治自然这一观念的批判,并通过对这一观念的批判最终指向人类的贪欲,贪婪是加重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而挖掘文本中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荒野”:遗忘和消失的主题,结合小说文本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归纳出隐藏于文本之内的缓解生态危机的途径,以此提炼出小说所要传达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生态整体主义观的生态思想;第三章“栖居”:人诗意的生存,在生态小说“回归自然”这一普遍主题之下,凸现小说中人物如何达到“诗意栖居”的过程,借以启迪现代人须学习先人的生态智慧,为自然复魅,构建生态人格,只有真正解决了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结语部分,肯定生态小说创作的意义。论文试图既在生态小说文本分析之内阐述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意义,又期望跳出小说文本用生态批评的宏观视野审视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整体创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