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
【6h】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的主要特征

第3章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类型分析

第4章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5章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发挥了其最大价值,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具有不同科学教育观念的教师,在指导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学习结果也会有所区别。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与要求,明确了“科学”领域的教师指导要点: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究欲望;鼓励幼儿用手、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可见,教师职能不再只是知识的讲解者和传递者,而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本研究以石家庄市主城区代表性幼儿园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收集原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的主要特征和类型,剖析影响教师指导的主要因素,并对研究结果提出反思和建议。研究表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存在以下特点:指导目标在制定上具有多元取向性,而在课程实施中又有所偏离;教师指导内容选择倾向于常规性,创新不多,层次单一;指导方法较以前有所进步,重视幼儿的实践操作,但独立探究法的使用还很缺乏;指导模式处于由单一呈现解答模式向引导实验模式过渡,自主发现模式运用较少。通过对教师指导特点的剖析,可以将教师指导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讲解传授型、引导操作型和探究发现型。本研究还对影响教师指导的最关键因素,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并为改进教师指导提出针对性建议:科学认识幼儿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建立“质疑——探究”的教师指导步骤;正确处理指导过程中注意的相关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