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越语人名与汉语人名的对比与翻译问题
【6h】

越语人名与汉语人名的对比与翻译问题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越中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通商、通婚等交流也日益频繁。当前在越语人名汉译的实践中,存在着不少偏误,或过于随意、没有科学性;或把一些姓名随便用汉语中跟越语人名的语义与语音完全没有关系的词语来代替,甚至干脆省略。因此,准确地把越南人名翻译成汉语,是越汉互译研究中亟待探讨和解决的课题,它不仅有利于越汉两种语言的互译理论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两国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文尝试跨语言学、翻译学、人名学和文化人类学等领域,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该项课题。首先阐述了人名的功能、属性、结构模型等基础性问题,接着探讨京族人与汉族人的姓、名的意义、来源和特点。在全文的重点部分,文章对京族人与汉族人的姓名的可译性做出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阐述越语与汉语里词汇单位与构成人名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京族人与汉族人起名的意义,并对越语里带汉语语素与京族人的姓、名的构成因素加以分析;从文化人类学领域,从起名习俗、起名方式和起名禁忌三方面比较京族人与汉族人的姓、名文化之间的异同。接着论述如何运用语言学的成就——翻译理论科学地将人名越译汉。这些理论包括:有规律的各种相同理论,语言结构学趋向的翻译理论,造生语法派的翻译理论。最后,本文总结了将京族人人名翻成汉语时常用的三种翻译方法:在越汉读法角度下的语音语义一对一的对应相当翻译法;相似翻译法;妥当代替翻译法。并对这三种翻译方式的注意事项作了解释。这些翻译方法可以增强翻译的科学性,为翻译工作者在人名越译汉的过程中提供有益参考。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零、引言 这部分主要是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介绍选题理由,提出我们要研究的目的,同时说明本文所用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壹、越汉人名学的一般问题 这部分通过分析人名的来源及发展,人名的功能和属性,起名的禁忌、起名的方式及人名的结构模型。从总体上分析京族人名与汉族人名之间的异同。 贰、越汉人名中姓、名的意义、来源和特点 这部分具体分析京族人与汉族人人名之间的异同。包括汉族人与京族人人名的形成、发展和及其各自的特点;汉族人与京族人起名法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大多数京族人的姓氏都有汉族的姓氏来源、构成辈字和主要名字的要素大多数都由汉越因素构成。 叁、越汉人名的可译性问题 这部分讨论越名汉译的问题。从中可看到中国和越南的语言和文化对两个民族的在人名上的影响,以及京族人姓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肆、结语 这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一般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翻译方法的总结,为翻译者在进行人名翻译的过程提供参考,并以此增强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上越汉名字翻译方法的运用,不仅能让中越两国民族在进行交流时较容易地记住对方的姓名,使京族人对含有越南文化色彩的译名产生亲切感,也有利于开展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的经济交往,更有利于汉越两种语言的互译理论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