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研究
【6h】

广东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它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逐年递增。据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与遗传有关的乳腺癌被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其大多数具有家族聚集性,属于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约占整个乳腺癌人群的5-10﹪,其中与遗传性乳腺癌相关的基因有BRCA1、BRCA2、P53、PTEN、ATM等,而与BRCA1、BRCA2基因相关的乳腺癌约占遗传性乳腺癌的45﹪。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在年龄小于35岁,无家族史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BRCA2基因的突变率约为10﹪,远远高于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BRCA2基因的突变率。在欧美国家,许多研究表明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与BRCA1、BRCA2基因多个位点的突变有关。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韩国、日本,亦已开展类似的研究,且发现乳腺癌相关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位点与欧美国家不同,在中国,香港、上海等地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并分别发现了其他研究未报道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位点,这也说明BRCA1、BRCA2基因突变存在种族、地域差异。那么在广东省乳腺癌患者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情况如何呢?但到目前为止,尚无关于广东省乳腺癌人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即检测了广东省家族性乳腺癌和早发性乳腺癌家系中,BRCA1和BRCA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域基因的突变情况,以期通过对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情况的了解,而获得日后针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的个性化治疗或干预措施。材料和方法 1.样本 入组标准为:乳腺癌患者并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或(2)乳腺癌患者诊断年龄小于35岁。本研究中共收集58个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患者,其中41例早发性乳腺癌,17例家族性乳腺癌。每个入组患者均需抽取5ml外周静脉血置于含有800mlACD的抗凝管内保存。 2.提取DNA 根据DNA提取试剂盒上的标准提取方法,从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设计能够覆盖BRCA1,BRCA2整个编码区及拼接区的引物,PCR反应体系为50μl,PCR反应过程为95℃5分钟,94℃30秒,(63℃到54℃)(-0.5℃/循环)30秒,72℃30秒,15循环;94℃30秒,56℃30秒,72℃30秒,25循环;72℃10分钟 4.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能够检测PCR产物的突变情况。根据BRCA1和BRCA2每个扩增片段不同的碱基组成,应用机器自带的Navigator 软件进行自动分析,以确定不同分析条件。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退火过程以促进异源双联的形成,直接置于仪器内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DHPLC检测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于与同源双链PCR产物相比异源双链:PCR产物在分析柱内的滞留时间不同,从而使突变造成的异源双链表现出的不一致峰型。 5.DNA直接测序 虽然DHPLC可以检测基因突变,但目前,DNA直接测序(direct sequenceingof DNA fragment,DS)仍是检测基因突变的金标准。对于DHPLC发现的异常的PCR.产物片断,应用模板DNA重新一次PCR后,将扩增产物送基因公司进行测序。 6.数据分析 根据人类基因组上所提供的野生型BRCA1和野生型BRCA2明确突变位点,并在BIC(breast cancer information core)网站上明确突变位点的特异性。 结果 1.在本研究中,发现BRCA1突变包括2个疾病相关性突变,5种错义突变,5种核苷酸多态性,而BRCA2突变包括3个疾病相关性突变,7种错义突变,6种核苷酸多态性。 2.BRCA1突变多见于早发性乳腺癌,ER/PR(+)乳腺癌,而BRCA2突变中,疾病相关性突变多见于家族性乳腺癌,ER/PR(+)乳腺癌,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的乳腺癌,其它突变类型多见于早发性乳腺癌,ER/PR(+)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的乳腺癌。 3.在早发性乳腺癌,ER/PR(+)乳腺癌中,出现BRCA1突变的机率更大。而在家族性乳腺癌,ER/PR(+)乳腺癌,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的乳腺癌,出现BRCA2疾病相关性突变机率大,而在早发性乳腺癌,ER/PR(+)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的乳腺癌中,出现BRCA2其他突变类型的机率较大。 结论 1.在广东省,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突变率均低于西方人群和中国其他地区人群。 2.在广东省,家族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低于西方人群和中国其他地区,但其BRCA2突变率与西方人群相似,高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 3.在广东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ER/PR(+)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的乳腺癌,出现BRCA1/BRCA2突变的比率高,可考虑将这二个条件做为乳腺癌进行BRCA1,BRCA2突变检测的筛选条件,提高突变检出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