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始思维的逻辑:以阿赞德逻辑为例
【6h】

原始思维的逻辑:以阿赞德逻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言

1.1 广义论证理论

1.1.1 广义论证概念的正式提出

1.1.2 广义论证概念的理论背景

1.1.3 广义论证理论的理论构成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缘起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阿赞德逻辑是一种广义论证逻辑

2.1 布鲁尔的遗留问题:它是什么

2.1.1 阿赞德人论证的一个实例

2.1.2 布鲁尔的分析:阿赞德逻辑不同于西方逻辑

2.2 对阿赞德逻辑的争论

2.2.1 阿赞德逻辑是形式逻辑

2.2.2 阿赞德逻辑是非形式逻辑

2.2.3 阿赞德逻辑是广义论证逻辑

2.3 广义论证对布鲁尔的回应

2.3.1 布鲁尔的隐语:阿赞德逻辑的特性

2.3.2 暗合而非巧合

第3章 阿赞德人的规避式论证规则

3.1 广义论证视野中的阿赞德论证

3.2 何谓规避式论证

3.2.1 何谓“规避”

3.2.2 “规避式论证”:定义与图式表达

3.3 规避式论证作为一种论证方式

3.3.1 规避式论证实例:结构分析

3.3.2 巫术归因中的规避式论证

3.3.3 神谕问询中的规避式论证

3.3.4 魔法实践中的规避式论证

3.3.5 复仇机制中的规避式论证

3.3.6 巫医信仰中的规避式论证

第4章 规避式论证的基础

4.1 规避式论证的稳定性

4.1.1 网状结构性

4.1.2 自我扩展性

4.1.3 强制接受性

4.1.4 实践可行性

4.1.5 动态平衡性

4.2 规避式论证的形成

4.2.1 自然主义视野中的逻辑必然性

4.2.2 规则遵从中的意义有限论

4.2.3 规避式论证的形成

4.2.4 惯例的强制力

第5章 规避式论证的合理性

5.1 逻辑规则与“合理性”问题

5.1.1 逻辑规则作为合理性的核心

5.1.2 逻辑规则作为一种社会惯例

5.1.3 逻辑规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5.2 规避式论证的合理性问题

5.2.1 逻辑规则作为语言实践的一部分

5.2.2 规避式论证规则在阿赞德人论证实践中的作用

5.2.3 合理性基础

第6章 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逻辑

6.1 潘多拉之盒

6.1.1 人类学的探究

6.1.2 心理学的探究

6.1.3 哲学的考虑

6.2 潘多拉希望

结语: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鞠实儿教授在一系列的论著中,系统阐述了广义论证理论,主张对不同文化下的说理规则进行探究。在对该理论的解读下,本文从历史上备受争议的阿赞德(非洲的一个民族)逻辑入手,研究了原始思维的逻辑问题。
   历史上,这些偏远的民族的思维问题(所谓的原始思维)曾被西方学者粗暴地视为不合逻辑、不合理性。乃至今日,出于同情的或人道的理解,它们开始被视为不同的逻辑、不同的理性。如何正确理解这些民族的论证实践,他们的论证规则是什么?其合理性何在?这些问题吸引着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的持久关注。对逻辑学来说,它牵涉到逻辑的起源、本质、作用等一系列逻辑哲学上的重大问题;而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对原始思维的逻辑的探索涉及到人类如何在文化(文明)多元的当今情形下实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从以往学者对阿赞德逻辑的争论入手,坚持阿赞德逻辑是一种广义论证逻辑,并从广义论证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取出了阿赞德人的主导论证规则,将该规则称之为“规避式论证”:在该论证规则下,阿赞德人根据论证的目的与语境因素,为了避开与社会惯例相违背的结论,通过创造一些关联性的意义,从而得出遵从社会惯例的结论。
   作为一种特殊的论证规则,规避式论证依赖于其所由生的文化系统,其形成依赖于阿赞德社会特殊的文化系统,其合理性也从其文化系统中获取。从关于阿赞德人的民族志记载文本出发,对于规避式论证的形成给出解释,并从考查规避式论证在阿赞德人生活中的作用入手,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作为阿赞德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规避式论证从实践论证中产生,在实践生活中运行,于实践情境下生效。作为人类的自然史事实,它的合理性不依赖于其他任何基础。
   对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逻辑这一主张,需要对“逻辑”的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不同的所谓的原始文化由于具有不同的论证实践,会产生不同的论证规则,这些论证规则是其文化的一个部分,受制于其文化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将逻辑视为广义论证规则,则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逻辑,如果将逻辑视为现有的西方形式逻辑系统,则只存在一种逻辑。然而,不同的逻辑观念起于不同的基本假设与考虑,基于此,才能思考逻辑是否相对于文化这个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