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封开五马巡城舞研究
【6h】

封开五马巡城舞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缺憾

第一章 五马巡城舞产生的历史环境

第一节 封丌县:岭南文化古都

第二节 大洲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第三节 五马巡城舞的产生

第二章 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间五马巡城舞的民间表演情况

第一节 五马巡城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表演时间

第三节 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节 热闹的贺年表演

第五节 五马巡城舞的属性与特征

第三章 五马巡城舞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商业化作用后记的五马巡城舞

第二节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马巡城舞

第三节 五马巡城舞面临的危机

第四章 五马巡城舞保护方法刍议

第一节 把民间艺术还给民间

第二节 重塑民间文化空间

第三节 实施动态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五马巡城舞诞生于有“岭南文化古都’’之称的肇庆市封开县(古称广信县),现流传于封开县大洲镇,是一种优秀民间舞蹈,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马巡城舞属于古代“竹马舞”的一种,起源故事已不可考,从唐宋年间至今,一直由封开当地民间艺人继承。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间,五马巡城舞是大洲镇及周边乡镇春节期间很受欢迎的民间艺术,近年来因为社会文化变迁和商业化作用等原因,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五马巡城舞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对它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这加速了它的消亡。要使五马巡城舞在继承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就要结合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重塑民间文化空间,使其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重新焕发光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