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研究——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6h】

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研究——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二.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价值取向

三.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具体内容

四.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问题与争议

五. 反思与借鉴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中国和美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是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国家人才的培养,更决定着国家的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的少数民族发展都与主体民族存在差距,两国都对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给予了优惠的政策,但这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正是立足这样的背景展开的。
   论文分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历史演进。中美两国都经历了一个从同化教育到多元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官方发起的,美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民间发起的。中国关心的是少数民族教育与经济的衔接问题,美国更关注反对种族歧视,创建多元文化校园。中美高等教育领域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都给本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带来积极影响。从民族构成特点、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三个角度可以解释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领域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制定与实施差别的原因。
   第三部分: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价值取向。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价值取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取向;实现民族平等的价值取向;切实为少数民族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保持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取向。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对历史补偿的价值取向;追求教育公平、反对种族歧视的价值取向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尽管中美两国的国情及价值取向有很大差异,但“多元”和“平等”是两国共同倡导的理念。
   第四部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内容。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内容体现在招生上的照顾政策;开设民族预科和民族班;财政拨款及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资助;开展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与协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行政策的内容体现在特别的招生计划;实行补习计划;经济资助;聘用少数民族教师和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美两国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上有很大的相似,但在具体内容的执行上因国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论文从增加入学机会、补习性质的教育、经济资助、少数民族课程设置和教师政策五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第五部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问题与争议。中国的问题与争议表现在民族身份问题、受惠标准问题和对受恵人群的影响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美国的问题与争议则表现在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党派之争、法院判决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影响以及民众因种族、政治派别和文化生活的差别所形成的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截然相反却强烈的反应。中美两国纷繁的问题与争议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对优惠政策有没有必要存在引发的争议;二是高等教育领域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优惠政策的执行中,中美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优惠资源被占用的问题;各自的问题表现于:在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无力负担大学费用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政策逐渐显出不合时宜;在美国,表现为肯定性行动本身的一个悖论问题。
   第六部分,反思与借鉴。从三个方面,我国应该在借鉴美国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第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受资助群体的资格审查,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第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第三,寻找适合民族高校的发展之路,提高民族高等教育的适应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