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存在句错误的认知研究
【6h】

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存在句错误的认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Motivation

1.2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1 Review of Relevant Studies on English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2.2 Review of Relevant Studies on Chinese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2.3 A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You (有) Construction and English-have Construction Lü Shuxiang (1942) describes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s“You (有)”construction. 31. 舟尾一小童。There is a child at the stern of a ship.

2.4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EC and CEC 1\) Word order One striking difference between EEC and CEC lies in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r word order. English is

2.5 The Previous Studies’ Approaches to EEC and Their Limitations

2.6 Previous Studie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Errors of EEC

3.1 Negative Language Transfer

3.2 Cognitive Linguistics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Design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Distribution and Discussion of Existential Sentences in Picture Description Task

5.2 Distribution and Discussion of Translating Chines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Sentences

5.3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参考文献

Appendix I

Appendix II

致谢

展开▼

摘要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结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成为语言学家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话题之一。都曾使用各自的理论对存在句进行过的研究,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也有各自的缺陷。其共同的缺陷是都泛泛地将问题归结于母语的负迁移,尤其把汉语“有”字句的影响视为最主要的因素,而很少研究英汉存在句本身的异同以及它们相互作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误用存在句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在比较英语存在句和汉语存在句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异同点比较的基础上,试图用认知语言学里的顺序象似性理论,“前景”与“背景”理论,“射体”与“界标”以及“搜索域”理论来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和使用英语存在句时所犯错误的根源。具体地说,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和翻译中使用存在句时,在多大程度上会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含有假从句的存在句以及混用There be结构和have存在句的错误?他们在看图写作和翻译中使用英语存在句有没有不同之处?
  2.什么认知因素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存在句时出现这些错误,尤其是导致他们混用There be结构和have存在句?
  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混用、误用存在性“有”字句和领属性“有”字句?
  主要发现有:
  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和翻译中过度使用存在句,且含有从句的存在句对他们来说是最难的,因而只占整个写作中所用的存在句的2.6%,而含有从句的存在句在翻译中的准确率也只有5%;其次是“PP+VP+NP”的结构,再次是存在性“有”字句;而且就同一个存在句句式,他们在看图写作和翻译中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
  2.错误句式“There(be)+have+NP+PP”,或者说合并使用“There be”结构和存在性“有”字句的错误只在看图写作高频率的出现。
  3.合并使用存在性“有”字句和领属性“有”字句的错误在看图写作非常明显而在翻译中却很少。
  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分析如下:1)过度使用存在句这一现象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致的,因为存在句的构式是与人类认识世界的顺序(从“背景”到“前景”)具有很高的象似性;含有从句的存在句属于复杂句,形义映现就越难,外语学习者也就越容易犯错;“PP+VP+NP”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其难度仅次于含有从句的存在句,造成该难度的原因之一是其在课本中较低的出现率减缓了学习者掌握的速度,原因之二源于这样一个事实:该句式在汉语存在句里是非标记性的而在英语存在句里却是标记性的。标记理论假说指出,如果一个语言项目在母语里是非标记性的而在目标语里却是标记性的,外语学习者越难习得;存在性have结构对他们来说也较难是由于have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示“领属”或者说其主要功能是直接表示“领属”,间接表示“存在”;即使是同一个存在句句式,学习者在看图写作和句子翻译中使用也是不同的,主要是由于看图作文比句子翻译更直观,更容易实现形式与意义的构建。2)合并使用“There be”结构和存在性“有”字句的错误从句法的角度可以归结于三个因素:一是混淆了“There be”结构和存在性“有”字句,二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知道这两个句型都可表示存在,却对二者的差异不清楚,三是“have”即可表示“存在”又可表示“领属”使得母语里也有同样用法的外语学习者会过度使用。从认知角度又可以归结为另外两个因素,一是存在句的标记性句式和非标记性句式刚好相反加大了认知的难度,二也是由于have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示“领属”或者说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地表示“领属”,间接地表示“存在”。3)合并使用存在性“有”字句和领属性“有”字句错误的原因在于虽然二者起源于同一深层结构,可是二者也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存在性“有”字句里的“界标”(背景)是指“处所”的真正的“搜索域”,而领属性“有”字句的“界标”(背景)是将人视为“处所”的比喻性的“搜索域”。
  该研究还阐述了如何区分汉语里的存在性“有”字句和领属性“有”字句以及如何区分含有have的英语存在句和所属句,这将有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习得英语存在句也有利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存在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