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研究
【6h】

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网络隐私权的法理分析

一、隐私与隐私权

二、网络隐私权概念的界定

三、网络隐私权侵权的特殊性

第二章 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与评析

一、立法规制方面的现状

二、立法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行业自律方面的现状

四、行业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域外发达国家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欧盟的立法规制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二、 美国的行业自律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三、日本的国家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四、韩国的网络实名制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五、加拿大的技术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第四章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探究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选择性分析

二、关于构建“立法为主、行业自律为辅”保护模式的具体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3年3·15打假晚会曝光了关于Cookie跟踪泄露隐私的现象,让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其实自2001年曝光的陈自瑶人肉搜索事件开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就不断受到大众的拷问,笔者总结了一下,自2001年起到2014年,关于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事例在中国就有29起。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到来,聊天八卦、跟踪国内外各种信息动态、网络购物等等,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中国加入WTO后,各国的经济交流也不断加强,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国家的兴旺发展也离不开网络科技。但是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人肉搜索事件还是Cookie跟踪泄露隐私事件,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严重缺乏,国家的保护模式存在严重的漏洞,亟待完善。
  本文从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期待能够为构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带来些许帮助。
  第一部分主要是网络隐私权的法理分析,对隐私及隐私权进行探究分析,进而对网络隐私权的概念、侵权特殊性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研究我国在立法规制以及行业自律方面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的现状,从而分析其不足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对域外发达国家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欧盟的立法规制模式、美国行业自律模式、日本国家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保护模式、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和加拿大的技术保护模式为代表,对比分析现今域外发达国家主要实行的五种保护模式的利弊。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选择与构建提出一些建议,并分析这些建议的可行性,从而得出最可行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分析研究,对比借鉴,得出我国应采取“立法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保护模式,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专门立法,并且在专门立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设立政府网络隐私权认证机构,建立中国式的,由政府主导的网络隐私认证计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